次日,嶽肅命吳如夢為特使,帶著張獻忠前往他的大營受降。
嶽大人是三軍主帥,受降的事情,自然用不著他親自出麵,如果凡事都親曆親為,還要那麼多手下做什麼。出於身份,嶽肅沒有必要去張獻忠的軍營,為大局考慮,更加不能去張獻忠的大營。一旦被人打個伏擊,那可怎麼辦?讓吳如夢去,哪怕張獻忠真的敢對吳如夢不利,大軍這邊還有嶽大人坐鎮,直接就能發兵滅了張獻忠的兵馬。
張獻忠麾下的將領,嶽肅也沒有讓他們全都跟著一起走,把劉文秀、李定國、艾能奇、王尚禮都留了下來,低級的軍官,可以跟著先回去。刀把子在嶽大人手裏握著,你不答應也得答應。
什麼事都得一點點的來,張獻忠不比其他的流寇將領,這種打老虎,翻身就是能咬人的,不提防是不行的。
吳如夢帶著張獻忠到了他的軍營,張獻忠一共排了四個軍營,挨個軍營受降。省的人多,一起來太亂。
四營各五萬人馬,最先到的是中軍,孫可望等將領看到張獻忠回來,連忙出迎,隨後張獻忠吩咐整軍,接受整編。
兵馬整理開來,吳如夢按照嶽肅的吩咐,先行宣布投降待遇。但凡投降的士兵,都有兩種選擇,第一是卸甲歸田,如果你願意回家種地,你家裏有多少口人,朝廷就按人頭給你發放田畝,一個人兩畝地,這些土地,頭三年免稅,不用納糧。而且,還給你五兩銀子,算作是你回家吃喝的費用,以及種糧的費用,這銀子不用歸還。
如果你不想回家種地,可以選擇繼續當兵,你就是官軍,但是當兵的地點沒有準,你要服從朝廷的安排。有可能讓你去遼東,也有可能讓你宣府、大同,總之當兵就是要做好打仗的準備。但是,不管你到哪裏當兵,朝廷一定會給足糧足餉,半點不會克扣。
士兵們已然聽說了投降朝廷的這個消息,而且孫可望和王定國他們也已經給他們打好提前亮了,如果來受降,問你是想當兵,還是想回家,你們必須要回答繼續當兵。
可現在一聽說吳如夢給出的條件,大家夥難免有些動搖。朝廷許下的條件太誘人了,按人頭給田地,一口人就是兩畝,有的士兵,家裏三四口人,這就能分到八畝地,而且還先給你五兩銀子,讓你過活。自己參見流寇,為的不就是能吃飽飯。
不過,將軍他們事先已經說了,要一致口徑,都要當兵,可這位大官也說了,要是當兵的話,去哪裏當兵,實在沒有,搞不好還要去遼東和韃子拚命,這種事情,可是不劃算的。
思前想後,有的人認為,還是聽話吧,答應繼續當兵,也許日後將軍們會給我們一條好的出路。最重要的是,要是站錯隊,將軍很有可能給自己小鞋穿。
吳如夢在宣布完受降條件之後,等了許久,然後才大聲說道:“眾位將士,你們當中,想要卸甲歸田的,就站到左邊,想要繼續當兵的,請站到右邊。”
有那鐵杆的流寇,聽了這話,馬上開始行動,一股腦的站到了右邊。其他的士兵,看到這般情況,本來心裏就沒譜,隻好跟著往右邊站。一時間,大營之內無比混亂,全都是往右邊跑的士兵。這其中難免有一些想要回家的士兵,看到這個情況,也隻能向右。
看到所有流寇全都選擇繼續當兵,孫可望、王定國等人的臉上露出一絲冷笑,在他們心中,隻要手裏有兵,就相當於有了依仗。
吳如夢不動聲色,看向張獻忠,說道:“張將軍,既然這營的士兵都打算繼續從軍,為朝廷效力,真是好事呀。這樣,讓他們按編製,每千人一隊,標名掛號,給朝廷做個記錄,全都弄完,我好回營給大帥交差。”
張獻忠微笑地點頭,說道:“這是自然。全憑吳大人安排。”
中軍五萬人馬,著實不少,哪怕一千人一隊,也是五十隊。好在張獻忠的軍營裏也有花名冊,吳如夢讓手下士兵,拿著花名冊到每個千人隊進行登記。
光忙活登記,就差不多忙了大半天,未時時分,終於完畢,對好的花名冊全部交到吳如夢的這邊。吳如夢看了一眼,跟著說道:“張將軍,現在時候不早,再想整編一營,怕是來不及了,本部院看,不如就到這裏吧。”
“可以。”張獻忠點頭說道。
“那好,張將軍,咱們這就回營向大帥交令吧。”吳思南接著說道。
站在張獻忠邊上的孫可望一聽這話,馬上搶先說道:“吳大人,我父親剛剛回營,理應在營內住上兩天,安頓兵馬,我想就不用和大人回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