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58-60集(1 / 2)

第58集

130.淤血案例

學生病案:手腳心熱,下肢走路無力,腳底疼,眼裏有血絲,口渴,大便不好,睡眠不好,有時走路多了腳踝也疼,脈浮,無發熱,我判斷為不通,有淤,處方:丹皮 川芎 茯苓 澤瀉 柴胡,後來又覺得可能加大黃梔子會更好。

郭生白:看病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不能問一問就開個方子就完事,你始終就沒找到根本原因,老想的是對症下藥,你要放在係統裏看,就是自主調節,你對症下藥,實則無的放矢。

131.紅眼病,眼睛紅腫

在太陽穴、耳尖放血2~3滴即可,若用藥,使上部的血往下走,從大便排出即可。

或者內服:丹皮,大黃,茯苓,澤瀉。

或外用:川黃連10g 丹皮30g 川大黃10g 搗碎,開水漬,取汁點眼。

132.中耳炎

中耳炎,腫,還可以排異,潰爛以後,再從大便走就不行了,支持它往外排膿,排完了就好了,治中耳炎,腫的時候,就是破血通便利小便,內服方:

銀花30g 連翹30g 丹皮30g 梔子30g 桂枝30g 黃連20g 大黃10g 甘草10g。

外用方:黃連15g 冰片5g 丹皮20g 麝香1g 均研末,核桃油浸泡幾天,濾出油。3~4次\/天,不管化膿與否都能滴

第59集

133.引血下行,止血

上部出血:大黃10g 梔子30g 阿膠30g。這個方子從治肺結核出血而來。

高血壓頭疼:大黃10g 梔子30g 丹皮30g 懷牛膝30g。可應急,不根治。

缺血性的不能用,肝硬化出血(吐血,衄血),不能用,胃腸出血也不行。體弱者減大黃或不用大黃,加梔子,也可以大局為重,不拘小節。大黃在這裏是為引血下行,不是為了瀉下。

134.判斷血壓,充血和缺血脈緊,彈力大,為高血壓。

脈軟,按之斷不是高血壓,手舉起來後剛剛接觸到脈管,這時候感覺到的是低壓,低壓高不高在這兒摸,麵色紅為充血,麵色白為缺血,缺血的心功能低,血壓高,血流不充實,低壓高,高壓不高,這往往是缺血性的,頭眩。

135.腦缺血和出血

要看什麼原因,是脂肪性血管硬化,還是心功能低下,腦出血是先不通,再出血,昏迷急救可用曲池放血,吃藥引血下行,一定要留通路,不通必破,打仗也一樣,四麵合圍,不如網開一麵,沿途伏擊,逼敵破釜沉舟,不如使其心生退意,中醫也一樣,這是中華文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