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孫子兵法(1 / 3)

當日傍晚。

軍寨中,大量的將士都回帳休息去了。

唯獨這一方百人的騎兵隊伍,他們與其他的軍團截然不同,他們紛紛圍在篝火旁,似乎在翹首等待著什麼,夜風呼嘯,有點冷,卻沒有一個人有半點寒意,他們每個人臉上寫滿了期待。

而曹仁也身處其中,他特地褪去了將軍的裝束,換上了普通將士的鎧甲,也席地而坐等待著這位“陸公子”的到來。

不多時。

“踏踏”的腳步聲接踵而至!

曹仁注意到,從夥房方向緩緩走來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年輕公子。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的身形並不魁梧,個子也不算高,

長的倒是清秀異常,英俊的很!

他手中始終捧著一卷竹簡,一邊走,還不時的一邊回望幾眼!

“他?就是陸羽麼?”

曹仁的心頭嘀咕一句,他實在無法將這麼一個公子,與能講述《孫子兵法》的先生放在一起比較,有點詭異了!

而待得這公子走近,他看的真切,這公子手中捧著的正是

《孫子兵法》!

曹仁的眼眸微微凝起。

看起來··…這公子真的要給這百騎講述《孫子兵法》了!當然,這難免讓曹仁心頭多出了一絲疑竇與懷疑。

要知道,兵書一貫以高深莫測、難以理解著稱,更是需要結合一定的閱曆去反複的推敲。

當年大哥曹操先是經曆太學軍事課的學習,又在皇埔嵩手下為帥,究是如此…也是閉門三年才完成了對《孫子兵法》的注譯,一個十餘歲的少年,就是打娘胎起就開始識字,怕這個年紀也不足以完成對《孫子兵法》的全麵理解吧?

當然了,曹仁哪裏知道。

《孫子兵法》在這個時代,或許是晦澀難懂的軍事教材。

可放在穿越前,陸羽讀過的《孫子兵法》裏,至少有十一人為它做過注釋。

名氣最大的是曹操:

除此之外,還有唐朝時神策將軍李荃、大詩人杜牧,以及他的宰相爺爺杜佑,等等·…數不勝數。

其中,杜牧還撕逼曹操,說他注釋的不精準,誤人子弟!陸羽看過如此多版本的注釋,細細的論起來、他對《孫子

兵法》才堪稱是企業級理解,單論紙上談兵的話,這個時代怕是沒人能與他匹敵。

“陸公子今天要講什麼?”

一千騎士已經迫不及待了,有急性子的主動問道。顯然,他們對這些兵法、戰法的知識無比向往。

而這些,作為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士卒,或許··…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去學習。

“今日,我講述的是《孫子兵法》中的最重要的一個字一一‘全!”陸羽開口了,就像是私塾裏的師傅一般。

全?曹仁一怔,倒不是驚孩於眼前的年輕人講述的內容。而是…昔日,大哥曹操也向他特地講述過這個“全”字,

隻是時間有些久遠,曹仁隻是迷迷糊糊的記得。

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大哥曹操看來,這個“全”字算是整

個《孫子兵法》的核心所在了,大哥的原話是,《孫子兵法》的重要性,就如同孔子的“仁”道”,墨子的“俠”!

“全”字於

、老子的

曹操更是反複強調,這個“全”字看似平平無奇,卻又最是晦澀難懂,不理解這個字,《孫子兵法》縱是讀過一百遍也不算入門。

嗬嗬!

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