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能夠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族譜上的機會不太多:戰爭年代,在對外的戰場上奮勇殺敵,和平年代,在運動會的領獎台上身披國旗。
雖然不明白那些革命先烈在戰場之上的感覺,可當李成和隊友們站在領獎台上的時候,他的腦海卻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個夜晚。
這天是他人生中最重要得一個轉折點,站上領獎台之後李成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天如果做了相反的選擇,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
“你自己說吧,擺在你麵前的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麼回去安心讀書,考個好大學,以後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你妹妹以後的學雜費用就你來出。要麼,你就自己想辦法討生活吧,我一個人養不起你們兩個。”李成的爸爸一臉嚴肅的對李成說。
這看似是個選擇題,但是對於當時得李成來說其實隻有一個選項。
李成知道自己的水平,他生活在一個小縣城裏麵,這個縣城一共有三所高中,中考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大概率決定了這些學生的人生。
一高會錄取縣城裏麵成績最拔尖的那一批學生。全縣最優秀的師資力量配合學生們中學時期的基礎,可以說隻要他們肯學,就可以讀一個好的大學。
二高則是會錄取中等的那批學生,這裏的師資力量相對較差,但是也不妨礙一些讀了高中之後知道發奮圖強的學生考一個好大學。
而李成就讀的就是這個縣城的三高,踏進這所學校的時候,李成就知道自己基本和大學無緣了。
這群學校的全名是職業高中,裏麵是中專和普通高中的混合學校,也是這個縣城成績較差的學生的歸宿。
即使這樣,校長還是會把成績較好的學生分到普通高中班,較差的分到中專班,而李成初中的時候,其實是可以讀二高的。
但是他太了解自己了,去了二高也隻能是墊底,自己的性格又是那種現眼包性格,所以他預測自己在讀二高之後,一定會越來越差。
本著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原則,他選擇三高,可是看到的卻是自己學習實力得上限。
要說初中的知識他還能努力一下看懂很多,高中的知識則是讓他完全看不懂。
看清楚自己之後,李成立馬對自己的人生做了規劃,他覺得自己看透了這個社會。
以後讀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的終極目標不就是為了娶妻生子嘛?自己為什麼不直接在學校裏麵談戀愛呢?
自己現在年輕,還能贏得一些女孩的青睞,如果步入社會之後,那可真的是隻看經濟實力的時候了。
反正自己也學不會,幹脆就不學了,直接和學校裏麵的女孩子談戀愛。
因為李成剛進三高時候的成績還是很不錯的,所以學校的老師們都把他當成重點培養對象,畢竟三高的學生如果考上了一個不錯的大學,對於以後學校的招生也會有一定影響。
所以李成班主任在發現李成談戀愛之後直接二話不說開除了那個女孩兒。
可沒想到李成認定了一件事兒之後,九頭牛也拉不回來,即使那個女孩已經因為讀不了書開始埋怨李成,可李成還是對人家窮追不舍。
無奈之下,班主任隻好請來李成得父親一起勸說李成。
班主任了解到,李成的母親在生下李成兄妹之後就出去外地打工,再也沒回來,李成的父親一個人拖著整個家生活著。
他以為李成在麵對自己父親的時候,會理解父親的苦心,可沒想到李成居然做出了他想都不敢想的舉動。
他幾乎沒有任何思考,直接衝出了辦公室的大門,還沒等班主任叫人攔住李成, 他直接就跑出了學校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