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的疫病?!怎麼不稟報!”
大臣們不敢說今早已經報過了,通通悶不作聲。
“別讓那些賤民亂跑,萬一把病傳來京都可如何是好”
他在上麵來回踱步,沒一會兒他想出了一個自認為絕妙的主意,一定影響不了他下個月出巡潁州
“那個誰,太尉,派人把那些賤民驅趕到城中,一個都不許放出來,封城放火。這樣就不怕疫病傳來了,想來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沒有異議,朕這樣做可是為了他們”
“還有那些寧安郡的官員,要不是治理不當,怎麼會發疫病,立地就斬”
眾臣毛骨悚然,一個郡的百姓啊,可不是小數目,這法子簡直傷天害理,有違人道。
“皇上請三思啊!皇上!”
老丞相在朝為官多年,對皇帝從來都是不支持不反對,一直跟個烏龜似的縮著,其他人甚至都不覺得丞相比他們這些人的高貴過哪裏去。
今天倒是反常的當了兩次出頭鳥
皇帝已經開始黑臉了“丞相你倒是說說,有什麼好法子”
“這需要眾人相商一二……”
皇帝打斷他“那就是沒辦法!再多嘴我送你們一家都去寧安”
想到家人,老丞相最終沒有再說什麼
此後,太尉帶領一萬禁軍前往寧安。禁軍兵強馬壯,一路直往寧安隻需要七天。
在禁軍來臨之際,宋清音一行人還有十裏地左右,就可以到達天水郡的地界,但這時候夜幕降臨,不能再趕路了。
看著剩下的兩百多人,李弘達目光沉沉“大家晚上休息一晚,第二天,不出半天就可以走到天水郡,到了天水郡,我們就算活下來了”
眾人聽了這話,無不滿心歡喜,滿懷期望。
“阿音,喝水”李靖川把自己的竹筒遞給宋清音,宋清音也順手接過
宋簡彰見此打趣道“恒之哥哥是瞧不見我們嗎?我和沈晏清也渴了好久的”
“你們不說我哪能知道,要是早說了,我拿三個人的水過來”李靖川表麵端著一派鎮定,但是微紅的耳尖出賣了他。
就在李靖川和他們打趣笑鬧的時候,旁邊一個大娘被他三叔急匆匆的喊去
以為家人出什麼事了,他急忙過去問了周邊的人,宋清音也跟了過去,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他三嬸鄧氏準備生產了。
大家都很高興,這幾個月以來,都在死人,現在終於要有新生命降臨了
在一陣陣的痛呼聲中,鄧氏終於在半夜生下了個男孩。
李弘達看著自己的侄兒,有感而言“肯定是孩子也知道,我們已經走過了苦難,以後就是新生”
李家三叔很高興“恒之你過來,你讀的書多,給你弟弟取個好名”
李靖川認真考慮“就取‘昭’字吧,‘昭’有明亮,光明的含義,象征著希望和曙光的到來”
王氏和李家二叔既高興又難過,高興他們家添丁進口,難過的是想起自己四歲的兒子,現在可能已經死去了吧
李家三叔抱著自己兒子自言自語“李靖昭,昭兒,我的大兒子,你要好好長大,像你恒之哥哥一樣出息”眾人看他高興得都不像平常的他了,紛紛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