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一族人丁興旺,潰堤時撤離及時,很少有傷亡,現在在一起逃荒的也有六百餘人。

“唉!,這半個月下來,我家糧食已經見底了”

“寧安郡不讓落腳,那咱們怎麼辦”

“沒有咱們的活路了”

“嗚嗚嗚……”

“朝廷會救我們的”

“做什麼美夢,這都過去半月了,一點動靜都沒有,還想指望他們”

“你不要命了,敢議論朝廷”

人群中,有人絕望,也有人心懷期盼,大家都不貪心,隻有活下去的簡單願望。

“大家安靜,聽我說”李氏族長李承德年逾七十,但聲音渾厚堅定,雜亂的聲音立馬就停了下來。

“早上我們一起出了錢,讓恒之去城裏打聽消息,已經回來了,我們幾個族老商量過後,認為去天水郡安家才是最好的”

“天水郡那麼遠,從這裏走至少得走一個月呢”

“對啊”

“族長,我們大半人家都斷糧了,沒有吃的,怎麼走”

李承德再次說道“根據消息,寧安郡除了咱們汝南縣,其餘還有七個縣受災嚴重,下遊還有兩個郡也受到了影響”

“今年肯定糧食欠收嚴重,寧安郡是待不了的,隻能往外走”

看大家還是不想離開,於是在族長的點頭示意下,李靖川走了過去。

“走在災民隊伍前麵,興許路上還有充饑的東西,走在後麵,可能連一片綠葉都看不到了”

大家都被這句話震到了,全都安靜了下來,過了一分多鍾,人群中不知道是誰先出的聲。

“走,今天就走”

“對”

“聽族長的,去天水郡”

大家紛紛附和。

李承德“稍安勿躁,大家稍安勿躁,聽我說”

“咱們不是說去就去的,等我們族老們商量好,走哪條路,怎麼走,我希望我們一個人都不少的走到天水郡”

“今天大家回去好好休整一番,明早出發”

“還有,咱們族裏,出過遠門的,讀書識字的都留下,其他人先回去”

聚集起來的人群漸漸散去。

李承德看著最後剩下來的三十多個人“我們現在是這樣的,一,走官道,官道好走,逃荒隊伍多,雖然官道盜匪多,但具體哪裏有盜匪出沒,卻是很好打探”

“二,走以前的山道,這條路相對官道近,山林裏能果腹的東西更多,但對於這條路上的危險我們一無所知”

“大家,有什麼想法,都說說”

一個人說“我認為我們應該走官道,大家都走官道,人多安全啊”

另一個人說“我們已經沒有吃的了,人多就意味著沒有吃的,餓都餓死了,還是走山道吧”

沒一會兒,大家就分成了兩派,爭執起來

這時候,李靖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樣吧,我們先走山路,先找吃的,等走到山路和官道相近的地方時,轉官道”

眾人聽了之後眼睛一亮,對啊,那麼簡單的事,怎麼沒想到呢。

族長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講。

“弘信叔,你知道距離我們最近,能山道轉官道的地方在哪裏嗎?”

李弘信想了一會兒“在遙平縣的地界,雲霧山,官道從山腳過,山道直穿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