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業周也有五六年不曾見過詩語和起君了。八年前,他高中進士,未及封官,先帝就一命嗚呼。九王謀反,要他歸順。

他不想涉及官場,更不想與虎為謀,便悄然離京。

原想回歸山野,去追隨師父逍遙的腳步,卻不想在路上遇到回蘇州搬救兵的宮巡撫。江南風景獨好,他跟來遊曆一番。

宮巡撫知他不想做官,便提出不情之請:“我有一個獨生女,今年剛剛九歲,她的母親幾年前去世了,我對她甚是憐愛。她愛在書房轉悠,我也找過幾個先生教她讀書,但是先生嫌她是個女娃兒,又說太聰明伶俐了——我當然不是誇自己的女兒,隻是先生說這樣的女孩子是薄命紅顏,還是少學為好,教她兩天都不願繼續。因此,我想讓你教她。”

隻是沒想到,他一開始教的是三個小女孩,靜言、起君、詩語。

靜言是宮正耀的女兒,母親過世後,和尚來做法事,說她是薄命體,心性過靈,要常常誦經禮佛,以免想不開。那之後她便年年都去寺廟裏住一兩個月,誦經禮佛、為亡母超度。

詩語是宮正耀的弟弟宮正輝的女兒,年紀最小,卻最是多愁善感。她一直隨著做京官的父親住在京城,偶爾回蘇州老家住一陣。她的姨表姐連起君,從小和她長在一起,形影不離,自然也跟來。

起君家中無人做官,說起來出身卻最不平凡。隻因為,她有一個被文人追捧為“畫仙”的母親。

當年,他教了幾個月後,宮正輝就派人來接詩語和起君,兩人卻一直不肯回去。同時,寒山寺那邊師太也要接靜言去住一兩個月,靜言不想去長住,便選了初一、十五去上香,聽大師講經。

頭兩次詩語和起君也去了,但是裏麵的師傅一見詩語就讓詩語也去聽經,往後詩語就再也不去了。而起君則是被師傅給趕了出來,因為年僅八歲的她硬是爬上彌勒佛背上替人家畫頭發,順便打翻燭台,燒了半邊屋子.....

他對她們,竭盡所能地傾囊以授,

叮於人四書五經、詩詞曆史這些自不必說,也教書法、音律,甚至人生道理。畢竟,也算遇到了三個奇女子了。

可是宮正輝思女心切,數次來信要詩語回京。如此過了兩年多,他親自回來過了一個年,住了兩月,走的時候就將詩語和起君帶走了。

這一去,便再也沒見過。

詩語她們到的那天,靜言在府裏等。

不急,就叫人備好馬車,穿了披風、戴了帷帽去渡口接人。

明業周和家丁在外麵看船,靜言便和丫鬟在馬車上等。她這唯一的貼身丫鬟叫明心,六七歲的時候因為生病吃錯了藥變成了啞巴。四年前,她上香回來,見她要被賣進青樓就買下了她。她的名字是業周取的,因為她雖不能說話,卻心思縝密,很能明白靜言的心思。

等了許久,馬車裏上來兩個同樣戴著幃帽的女子,明心便下車和另外兩個丫鬟坐別的馬車。

“讓我看看!”起君取下自己的幃帽,又扯下靜言的。

“哎喲!你別把我頭發扯掉了!”靜言叫道。

“靜言姐姐!你好漂亮!真是女大十八變啊!

“還沒到十八呢,你也漂亮啊!才十五,再過三年,連皇上也會被你迷死的。”

靜言看著起君:眉不畫而黛,唇不點而朱,眼似明珠,膚如凝脂,尤其是那笑,更使她添了幾分光彩。

靜言從不覺得自己美,這時候她相信自己也算是個美人了,卻也慚愧了。她轉頭看著取下幃帽的詩語,簡直要驚呼出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