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不敢離開赤道無風帶,這片永遠風平浪靜、海況怡人,基本不會遭遇風暴的安靜海域。
此外,赤道地區終年高溫,溫差極小,對於極度缺乏保暖衣物和取暖燃料的水世界遺民來說,顯然更加適合生存。更妙的是,赤道無風帶的降水量極為豐沛,並且分布均勻,很少長期無雨,給海上居民提供了穩定充足的天然淡水,讓他們得以在浮島上種植少量的蔬果,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而一旦離開赤道無風帶,他們就必須麵對恐怖的風暴巨浪,難以抵禦的寒冷,以及長期遇不到降雨而導致的幹渴,每一項危險都是那麼的要命……也難怪他們會一直待在赤道無風帶這個相對舒適的海上搖籃,以至於遲遲無法找到珠穆朗瑪峰這塊最後的陸地了。
但即便如此,這些赤道無風帶的海上人群也不過是在苟延殘喘,勉強推遲了覆滅的時間而已。
因為,人類本身就是一種不適應海洋的陸地生物。更要命的是,他們這些浩劫過後的幸存者,文明程度已經大大倒退,作為他們最後生存空間的鋼鐵船隻和浮島,都不過是舊時代的遺產,殘餘的人類群體本身,並沒有從海底開采礦石、冶煉金屬、製造漂浮物的能力,他們隻是在陸地文明的遺骸上掙紮求生。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舊時代的遺產終究會生鏽老化,進而逐一瓦解和沉沒。屆時這些人類又該到哪裏去生活?莫非還能在幾代人裏進化或變異成美人魚,然後跳進海裏蓋龍宮不成?
就算是《未來水世界》的男主角,那個耳朵後麵長了腮可以水下呼吸的變異人,其實也無法跟鯨魚一樣徹底生活在海裏,而是必須喝淡水,吃蔬果來補充維生素。一旦徹底失去了船隻,同樣也沒了活路。
更別提這最後一小批漂流在海上的人類,還在不斷地爆發混戰,破壞著他們僅剩的一點兒生存空間。
——關於海上人類的黯淡未來,《未來水世界》的劇情之中也有體現。那個作為反派的海盜大頭目就曾經感慨說,過去隨便哪個水平線上都找得到可供打劫的浮城,現在卻很難搜索到像樣的目標了。而他的嘍囉則答道,相當一部分浮城是被老大您下令給打沉了,剩下那些消失的浮城就不曉得是怎麼回事了……
由此可見,最多再過幾十年到一百年,這些人類文明最後的殘灰餘燼,就必然會被大海逐漸吞噬。
不過,缺乏同情心的王秋,此時首先想到的,卻不是如何征服或拯救這個正在走向毀滅的世界,而是另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既然如此,靜香姐,裏香姐,還有韓賽爾和葛麗特,我們必須盡快組織搬家了!這個島可不是在赤道無風帶,直接住在海灘上實在不保險,天曉得下一次台風什麼時候會來!”
“……呃,我說,親愛的小秋秋,在搬家躲避台風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先給這座島取個名字?”
鞠川靜香突然笑眯眯地舉手提議道,“……按照《聖經》的說法,人類最早生活在伊甸園裏。而我們腳下的這個島,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陸地。既然如此,就將它命名為伊甸園島怎麼樣?”
伊甸園島?聽上去似乎蘊含著某種寓意?
王秋如此思索著,同時抬起頭來,頓時就看到了窗外的清澈溪流、青翠草木和豔麗花朵。
——不錯,相比於衛星照片上那些奇形怪狀、鏽跡斑斑、肮髒破爛的鋼鐵浮城,這座宛如花園般的美麗島嶼,確實是堪稱是末世之中唯一的伊甸園。
“……嗯,靜香姐的主意不錯,就叫伊甸園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