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類本來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最初和其他動物一樣依靠狩獵和采集為生。
在地球最近一次冰期剛剛結束的一萬三千年之前,全世界各地的人類曾經都是差不多的社會形態,一樣都是使用石器的狩獵采集團體。但是,再接下來,一部分先進地區的人類脫穎而出,點亮了智慧的火花,發展出了農業和畜牧業,從此以農業文明為起點,真正地告別了蠻荒與蒙昧,拉開了文明曆史的大幕。
這就是所謂的農業革命,雖然因為年代久遠而被人遺忘,但其實意義還遠在工業革命之上!
而另一些地區的人類卻是原地踏步,仍然是使用石器的狩獵采集社會,繼續在蒙昧中停留。
從農業革命開始,全世界各地人類社會的差距,就被極大幅度地拉開了。這不僅有技術和物質上的差距,更有製度和秩序上的差距,還有心理和思維上的差距——畢竟,文明社會終究是要靠人來構成的。
一些地區出現了輝煌的王國和帝國,另一些地區的人類則依然在部落酋長的帶領下整天打獵。文明人和野蠻人的概念開始出現,兩者的糾纏互鬥和彼此融合,成為了相當一段歲月的曆史主旋律。
然後,在傳統農業文明社會運轉了幾千年之後,工業革命又到來了。這是人類曆史的又一次偉大飛躍,它不僅從根本上提升了社會的生產力,創造出巨量的社會財富,而且從根本上完成了社會的重大轉型,全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精神,以及社會結構和人的生存方式等等,無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因為農業社會的本質要求相對靜止的社會和穩定的分工,而工業社會的本質卻要求永遠的創新和變化。
所謂的工業革命,其實是不同層次的統一,首先是產業和經濟革命,然後是社會革命,最後是文化革命。工業革命與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變化互為表裏。如果沒有社會革命的支撐,工業革命就無法最終完成。就像晚清那些隻學西方技術、不肯變革政治體製和社會形態的洋務派,從一開始就注定會走向失敗一樣。所以不能把工業革命僅僅當做是產業革命,而應當從社會革命和文化革命著眼來進行全麵把握。
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看來,工業革命之前的那種以家庭為生產單位,自給自足,社會分工不發達,思想觀念陳舊,迷信權威,懼怕變革,生活節奏緩慢、社會各階層壁壘森嚴的農業社會,就已經是落後得讓人難以忍受了。任何人想要從農業社會進化到工業社會,就必須在思想上接受機器大工業生產規則和社會化大生產秩序的約束,以及工業文明與城市文明的熏陶,從而逐漸改變農民那種小生產的自由散漫性,與現代市民階層在思想上、觀念上、行為上逐步融合,逐步養成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現代的城裏人之所以會普遍歧視鄉下人,就是因為鄉村裏的很多散漫習慣,跟高度秩序化和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不兼容。
由此可見,即使在同一個社會裏的農民和市民之間,就已經有著這樣多難以填平的觀念鴻溝。那麼,如果換成是部落裏的野蠻人,想要讓他們適應工業文明,建設現代社會,又會出現什麼樣的難題呢?
嗯,恐怕會讓人感覺很絕望,因為在原始部落和文明社會,其最基本的生存邏輯就截然不同。
一個原始部落的野蠻人,如果想要踏上成功之路,比拚的是什麼素質?當然是野蠻、暴力和嗜血!
在沒有法律、道德和治安可言的洪荒時代,為了各自部落的生存,野蠻人必須不斷進行血腥的爭鬥,想要得到大量的財富,更多的是依靠簡單的暴力掠奪,包括打獵與打仗都是如此。從而在社會心理上,產生出對生產勞動者的鄙夷,對暴力和英雄的崇拜——幾乎所有的未開化土著皆是如此,而且根深蒂固。
但在工業化之後的現代文明社會,為了適應文化、技術和秩序的突飛猛進,卻更需要那種遵紀守法、勤勞、高智商的公民。於是,在原始社會中諸多值得稱道的優秀素質,比如說凶狠好鬥、暴力嗜血、無法無天(也可以解釋為勇於抗爭),幾乎都成了文明社會的破壞因子和潛在犯罪因素,必須都要予以淘汰才行。
如此一來,準備踏上工業化之路的非洲人,首先就會絕望地發現,他們擁有全世界最低的智商。因為他們與澳洲、巴布亞和亞馬遜等地的土著,都是世界上經曆文明最少的人類社會,故也是世界上智商最低的一群人。哪怕是太平洋群島上的波利尼西亞島民,也因為航海遠征的經驗積累,而比他們更加聰明。
其次,他們還有著世界上最懶惰的性格。在原始社會,通常是男性負責狩獵和戰鬥、女性負責持家和生育。一旦進入現代社會,非洲男性的狩獵、戰鬥分工職業自動消失,但卻又不願意進行勞動生產,於是就變得遊手好閑,隻有皮鞭和饑餓才能迫使他們勤快,這是深入基因的習性,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轉。
相比而言,在東亞的傳統社會,就算是再怎麼大男子主義,也普遍認為男人養女人天經地義、女人養男人堪稱恥辱,從來沒有倒過來的道理。西方傳統上也是差不多,男尊女卑的前提條件就是女性免於參加生產勞動,一旦勞動力不足、職業女性大量出現,就必須要搞性別平等了。然而,到了非洲那些最原始的民族,女人養男人卻簡直已是理直氣壯,女人累死,男人閑死,雙方卻都絕無半點不正常的感覺。但即使是非洲女人的勤勞程度,也僅僅停留在勉強可以維持其家庭生計的水平,而絕不會超出太多。這是因為原始時代不事積蓄的殘留陋習:對於居無定所的遊蕩部落來說,太多的財富隻是浪費精力而已。所以在現代人看來,原始人幾乎個個都是懶漢。隻有在進入文明社會,開始定居之後,人類才有了大量積蓄的習慣,
第三.他們還擁有世界上最鬆散的紀律。傳統的小農階層就已經散漫的了,但部落時代的人類則更是不知紀律為何物。由於在原始時代,一個部落的人數最多也就是在幾百人左右,所以他們也一直僅能夠維持最多幾百人規模的簡單協作。由於在原始時代的部落裏,不可能會有文明國家階級社會那麼繁瑣嚴酷的法律和規矩,所以絕大部分野蠻人也生來就是放蕩無羈的,不具備文明人對紀律和法令的那種天然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