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當然,對於當代法軍的戰鬥力,全球列強也普遍表示出極度悲觀的看法。比如巴頓將軍就信誓旦旦地公開說:“……我寧可在我的部隊的前方出現一個德國師,也不希望在我的部隊的後麵呆著一個法國師。”
如果說二戰中的意大利軍隊是麵條,那麼法蘭西軍隊恐怕連麵條都算不上了——不管戰績如何糟糕和難看,意大利人好歹也是勉勉強強打了三年,而自以為牛皮哄哄的法國佬,甚至沒能真正地打上三個月!
所以,在薩摩亞群島迅速陷落,湯加王國注定不保之後,與其指望塔希提島上那些被熱帶水果、椰子酒和土著女郎給泡軟了骨頭,估計連怎麼開槍都忘了的法國雜牌殖民地部隊(塔希提土著女郎以美貌和熱情而聞名,並且自古就不怎麼穿衣服,又在性的方麵極度豪放,很喜歡跟外來旅人陪睡‘借種’),在凶神惡煞的日本入侵者麵前能夠打出什麼奇跡來,還不如祈禱上帝降下一場精準的台風,把日本艦隊統統刮進海底呢!
但是,塔希提島上那些熱愛生活的法國大兵,固然可以毫無羞恥地舉手投降,可是麵對著南太平洋戰局的全線崩盤,白宮和五角大樓卻無法不管不顧——需要指出的是,在廣袤無垠的南太平洋上,雖然看似各種島嶼星羅棋布,但是擁有優良港口、能夠停泊大船,可供一支艦隊長期駐紮的大型島嶼,卻是寥寥可數。
在橫亙整個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上,那些珊瑚島礁固然是碧波銀沙、風情無限,但卻普遍存在水深過淺的問題(從水麵就能看到海底),往往難以停泊大船。而火山島的水深一般倒是夠了,可海岸線又往往過於陡峭,缺乏可供避風的港灣。還有一些島嶼總算是具備了優良的深水避風港,可偏偏島上缺乏淡水,難以容納大量人口哪怕是短期的進駐,同樣不適合作為一支大艦隊的錨地……舉例來說,在偌大的夏威夷群島之中,適合充當軍港的島嶼也隻有瓦胡島一個而已。同理,以熱情豪放女郎和黑珍珠而聞名的塔希提島,也已經是整個波利尼西亞群島之中最東邊一個擁有優良港口和大量定居人口的大型島嶼了。如果把戰線再往東後退的話,就隻剩下了曾經上演過《叛艦喋血記》故事的皮特凱恩島,還有巨大石像而聞名的複活節島……
而無論是皮特凱恩島,還是複活節島,在軍事上都是沒有什麼價值的——前者的麵積僅僅相當於紐約的中央公園,居民僅有五十人,而且海浪很大、海岸極度崎嶇陡峭,根本無法停船,否則就會被浪花衝上礁石,拍得粉身碎骨。從十八世紀至今,還從來沒有一艘大船真正地靠上過皮特凱恩島,外來者想要上島隻能靠小艇或木筏來轉運。後者的麵積雖然大得多,但是光看複活節島上的土著人能夠為了造石像而濫砍濫伐,弄得島嶼幾乎變成沙漠,把自己給折騰到瀕臨絕種的事跡,也就該知道那地方的環境是何等的不適宜人類居住了。
——按照海軍專家的勘察報告,在複活節島上修建機場是很合適的,因為全島地形平坦,地質結實,島上的森林早在幾個世紀之前就被熱衷於造石像的土著人砍伐一空(用於製造運輸石像的杠杆和滾木),隻剩下了低矮的草原和荒漠,乍一看簡直讓人誤以為是來到了北非,所以在複活節島修建起機場來比在那些珊瑚島上還要容易得多。然後,想要在複活節島修建雷達站也是可以的,但是沒有必要——距離複活節島最近的陸地也在一千七百公裏之外,而如今任何對海和對空雷達的偵察範圍都隻有區區幾十公裏,即使把雷達站修到山上也遠不了多少,四周那麼廣袤空曠的海麵,敵人完全可以繞著走。如果想要長期進駐一支大艦隊的話……那簡直就是一個噩夢了!首先是沒有天然避風港,一場風暴過來整個艦隊都有可能在礁石上撞個粉身碎骨;其次是複活節島上缺乏淡水和新鮮蔬果,一切物資都要從兩千公裏之外的智利搜集和輸送……
總之,從各種角度來說,這都是一個易攻難守的島嶼,在這裏布防根本就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派遣艦隊南下增援的話,整個南太平洋都會在今年被插上太陽旗?日本人的艦隊將會輕輕鬆鬆地從薩摩亞一路打到複活節島?哦,上帝啊!這可真的是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