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中途島海域
清晨的薄霧之中,一支飄揚著星條旗的龐大艦隊正劈波斬浪,浩浩蕩蕩地出現在海平麵上。
這或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支艦隊,也是人類史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船隊了,光是航母的數量就高達三十艘,驅逐艦更是數以百計,還有當今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超級戰列艦“夏威夷”號作為中堅力量。那些高高揚起的十八英寸和二十英寸的戰列艦巨炮,遠比航母上的飛機更能向世人展現出它們的威力。
當這支浩浩蕩蕩、殺氣凜凜的龐大艦隊駛出珍珠港時,在整個艦隊的航道附近,到處都是前來圍觀和歡呼的美國人,每一個人都拚命搖著旗幟和帽子,期盼著這支龐大的艦隊能夠凱旋歸來——而不是像之前的幾次全艦隊總出擊那樣,隻是用無線電送回了全軍覆沒的噩耗,以及折戟沉沙的恥辱……
在這支艦隊的後方,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總旗艦“企業號”航母上,哈爾西上將一臉的躊躇滿誌。
而旗艦企業號的四周,則遍布著一艘艘的戰列艦、巡洋艦、航母,由無數的驅逐艦簇擁著,鋪滿了整個海麵。而作戰艦艇的後麵,還有成百上千的油輪、貨輪和運兵船——此時聚集在哈爾西麾下的艦船,是他從軍以來最多的一次,比去年秋天從阿拉斯加出征日本的艦隊,還要規模大得多,那場麵真是壯觀無比。
因此,對於此次馬裏亞納群島作戰的勝利,哈爾西上將也是更加的信心十足:整個美國海軍四分之一的作戰艦艇,超過五萬的登陸兵力,還有兩千多架各型艦載機!怎麼樣也該能夠把那幾個小島給推平了!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美軍控製著太平洋西部的珊瑚環礁威克島和馬裏亞納群島之中的關島,作為對日警戒的前哨。由於這些孤島遠離美國本土,常備的駐軍很少,所以在戰爭初期就被日軍迅速奪取。
開戰之後的幾年裏,美日兩國海軍主要是在南太平洋的斐濟群島、薩摩亞群島、新喀裏多尼亞島和新西蘭一帶激烈交鋒,反複進行拉鋸戰。而僻處北半球的威克島,卻相對平靜了下來——威克島西距關島500海裏,東距夏威夷2000海裏,本身又麵積狹小,僅有九平方公裏,不足以充當一個大艦隊的基地。
在未能奪取絕對製海權的情況下,如果美國太平洋艦隊從夏威夷千裏迢迢地遠征威克島,像這樣的勞師襲遠,簡直就是在主動作死。哪怕勉強把威克島給奪下來了,麵對日本海軍的反撲,也肯定守不住。所以,在之前的幾年裏,除了偶爾的戰機轟炸和炮擊艦隊偷襲之外,美國海軍從來沒有嚐試過收複這些失陷島嶼。
一直等到美國戰略空軍成功地核爆東京,癱瘓了日軍的指揮係統。哈爾西艦隊又橫掃日本列島東部,使得舊日本帝國一時間土崩瓦解之後,留守珍珠港的美國海軍才試探性地組織了一支小艦隊,不費一槍一彈,就成功收複了被日軍主動放棄的威克島——鑒於形勢急劇惡化,特魯克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部,在去年歲末命令駐守威克島的數百名海軍陸戰隊員主動放棄基地,撤退到了馬裏亞納群島的塞班島和關島。
接下來,隨著台灣、菲律賓和衝繩的陸續投降,美國海軍已經幾乎把日本帝國的版圖切成兩半,隻剩下最後一塊絆腳石還在藕斷絲連——那就是以塞班島、關島和天寧島(提尼安島)為中心的馬裏亞納群島。
現在,哈爾西就帶著珍珠港的幾乎全部美國戰艦傾巢出擊,要將這最後幾塊絆腳石給踏平碾碎!
而且,“蠻牛”哈爾西的真正目標可不僅僅是這麼幾個小島而已,他最渴望打敗的敵人,永遠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哪怕是外行人也知道,日本戰時大本營如今的百萬人規模大移民,根本就瞞不住他們的對手。而日本戰時大本營也基本沒怎麼保密。因此,早在此次“四百萬人下南洋”行動的籌備階段,美軍方麵就得到了相當多的情報信息,並且在確認了情報的真實性之後,就很快判斷出了日本船團的南下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