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6章、出日本記(下)(2 / 3)

王秋很有信心地說道,“……雖然每艘船都超載了不少乘客,但也預先儲備了足夠的壓縮餅幹、砂糖和罐頭,並且將一部分壓縮口糧提前發放到了難民手中,以防中途斷糧。然後,淡水在航程中實行配給製度,中途還可以在塞班島進行補充。此外,萬一要是遇到什麼意外,實在到了迫切需要緊急補充淡水的時候,還可以動用【天氣控製器】,給船隊安排幾場短時間高強度的海上降雨……

最後,如今這可是動輒就有成千上萬人喪命的戰爭時期,而不是沉沒一艘泰坦尼克號,淹死幾千人就要舉世轟動的和平年代。在航渡途中沉掉幾條船,淹死幾千人、幾萬人,甚至十幾萬人,都是合理範疇的損耗,完全是可以接受的……眼下在日本的本土,每天被美軍打死的日本人都不止一萬呢!”

“……好吧,既然這不是一次和平的遷徙,而是一次亡命的逃難,那麼這樣搞的話倒也無所謂。”

低頭沉吟了片刻之後,郭教授終於不得不承認,領導者在戰爭時期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跟在和平時期肯定是大不一樣的。在和平年代,船隊出點事故死掉一些人就是能上新聞頭條的大事,但到了這個殘酷的年代,幾萬幾十萬人類的死亡也不過是個數字,“……不過,就算你們能夠用黑科技戰勝自然環境的阻礙,而且有著承受一定比例犧牲的心理準備。但是,聞訊前來截擊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怎麼辦?這麼大規模的移民船隊起錨出航,美軍的情報部門就算是死人,也該察覺出一些動靜了吧?到時候一旦在海上被美國海軍主力艦隊追上,慢吞吞的郵輪肯定跑不掉,屆時可就不是損失幾萬人的事情,而是整個移民船隊都有覆滅的危險!”

“……請放心,根據衛星偵察,進駐日本列島的美國艦隊主力,目前還在東京灣裏天天挨轟炸。而且,為了以防萬一,聯合艦隊司令部不僅用潛艇和水上飛機對東京灣的出口進行布雷堵口,還在東部海域留下了幾個驅逐艦編隊,外加一艘戰列巡洋艦金剛號,怎麼樣也能把美國艦隊堵在東京灣裏麵十天半個月的了。”

——在今年晚春時節的“關西大反攻”結束之後,發生在日本列島上空的超級大規模空戰,依然沒有任何停止的趨勢——依靠狂印鈔票從【年代性自動售貨機】裏無限兌換出來的飛機、彈藥和燃油,還有全民動員湊出來的各種不合格菜鳥飛行員,日本戰時大本營在今年幾乎是鐵了心要把“空中製勝論”發揮到極致。

針對東京灣橫須賀鎮守府的美國駐日艦隊錨地,隻要天氣晴朗,戰時大本營每天都要派出五千到一萬架次的轟炸機編隊,對東京灣的美國艦隊和運輸船實施喪心病狂的飽和轟炸。哪怕菜鳥飛行員們的每一次轟炸出擊,都被迎擊的美國飛機揍得好像打火雞一樣,打出十比一甚至二十比一的超爛交換比,哪怕每一次出擊都有一堆人迷航,哪怕每天都要在後方機場鬧出一大堆起降事故,撞死成百上千的地勤人員,戰時大本營也依然堅持讓飛行隊不斷出擊,讓菜鳥們在空戰中學習空戰。仿佛是在繼上次一場激戰就報銷數萬輛坦克,把關原變成“鐵原”之後,又要繼續再接再厲,讓飛機殘骸的鋁片覆蓋整個首都圈,把東京變成“鋁京”……

對於本次“關東大空戰”的目標,日軍大本營的口號就是“一機換一命,用一百萬架飛機把敵人推平!”

如此鋪天蓋地的“飛機海”攻勢,剛剛在“關西大反攻”之中挨了一記悶棍的駐日美軍,當真是苦不堪言。雖然美軍的地麵高炮部隊和戰鬥機部隊,因此獲得了許多刷軍功的上好機會,取得了平均每周擊落日本飛機超過兩萬架的驚人戰績,還培養出了好幾位擊墜數目達到“千機殺”的超級王牌飛行員。

但另一方麵,美軍自身的損失也在與日俱增,畢竟,他們的敵人同樣有著機槍和航炮,不會在天上束手待斃——動漫裏隻靠一架試作型戰機就輕易消滅一個大艦隊的超級王牌駕駛員,在現實中可不會存在。

而且,就算日本飛行員在一開始是何等的稚嫩,隻要出擊的次數多了,也就從菜鳥慢慢熬成了老鳥——在連綿不斷、無休無止的大空戰之中,美軍飛行員的死傷數量開始變得越來越多,起初是每天隻有十幾個人、幾十個人戰死,到後來就慢慢變成了上百個,而飛行員的補充速度卻明顯跟不上消耗——沒辦法,以美利堅的雄厚工業實力和發達全民教育,確實是可以輕易湊出二十萬、三十萬名飛行員。但若是要再增加十倍,湊出二百萬、三百萬名飛行員的話,那可就太難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年輕人了。再說,即使把近視眼和老頭老太小學生都給湊上,硬是攢出了那麼多的飛行員,五角大樓也湊不出幾百萬架飛機給他們開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