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長歎一聲之後,總統先生隻得裝聾作啞地再次轉移了話題,“……那麼,關於在日本戰場上突然出現的這麼多敵方技術兵器,還有之前發現的十四艘大和級戰列艦,五角大樓對此有何看法?”
“……最初的時候,情報機關一度認為是蘇聯方麵提供的軍火援助。但經過仔細調查,我們發現在前線搜集到的敵方飛機殘骸,確實都是日本自行研發的紫電、烈風和零戰,還有各種型號的‘陸攻’和‘艦攻’。而擊毀和繳獲的敵方坦克,也同樣都是日軍的型號。至於那突然增殖到十四艘的大和級戰列艦,更是毋庸置疑的日本血統……但偏偏這些武器的龐大數量,又已經明顯超出了日本帝國的生產能力極限。”
馬歇爾如此侃侃而談,“……鑒於上述矛盾,我們最終得出一個十分可怕的結論,那就是日本人和蘇聯人勾結起來的時間遠比我們原先預計的更早,程度也遠比我們原先預計的更深。以至於日軍竟然毫不保留地向蘇聯人交出了他們各種現役武器的設計圖紙和製造工藝流程,甚至還包括他們引以為國寶的大和級戰列艦。現在出現在日本戰場上的這些日式武器,其實應該都是出自於蘇聯人的兵工廠才對。”
“……也就是說,正如我們致力於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蘇聯人也在擔當著日本軍隊的兵工廠?”
“……是的,關於這一點,我們還有旁證,那就是在近期歐洲戰場上的蘇聯紅軍之中,也開始陸續出現了一些帶有明顯日本風格和日語銘文的技術兵器,比如日本的三式中戰車和豆戰車,以及一些貌似日本生產的軍用餅幹和罐頭(雖然需要萬裏迢迢從太平洋那邊運過來,但畢竟是不要錢的東西,人人都喜歡)。”
馬歇爾說道,“……偶然繳獲了這些東西的英國人和西班牙人都感到很困惑,而在我們看來,這就是蘇聯人從很早以前就開始負責日本人的軍需品生產,直到最近才將一部分產品轉而內部消化的證據……”
“……簡單來說,五角大樓的結論就是,蘇聯的兵工廠在為日本人大量生產日軍製式武器?這怎麼看也不太對頭吧?且不說日本坦克的設計性能普遍落後於西方,性價比遠不如蘇聯人自行研發的T-34,讓蘇聯兵工廠生產這些過時貨根本就是在浪費人力物力。而且,就像你之前說的那樣,我軍在上個月的日本戰場上,可是足足擊落了二十萬架日本飛機啊!這個數量應該已經遠遠超出蘇聯所有飛機工廠的生產能力極限了吧!即使以合眾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要製造出這麼多的飛機也得花上兩年呐!更何況,以蘇聯人的造船技術,居然能夠造得出七萬兩千噸的大和級戰列艦?!而且一造就是這麼多艘!他們能夠辦得到嗎?”
杜魯門對此是連連搖頭,“……這既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常識……完全沒有合理性啊!”
“……但這就是事實,總統先生,小說或許需要合理性,但事實卻根本不需要,因為它就這樣發生了,無論它是否符合我們的邏輯與常識……如果一切都要嚴格遵循合理性的話,就不會有如今這場戰爭了!”
馬歇爾聳肩歎氣,無奈地說道,“……至於蘇聯的工業產能極限問題……自從這場世界大戰爆發以來,我們似乎已經估計錯誤了很多次了吧?在四年之前不是還有很多人斬釘截鐵地聲稱,斯大林肯定要靠著向我們乞討援助物資,才有可能擊敗希特勒的嗎?可最終的結果又如何呢?還有關於日軍的戰鬥力評估,甚至是一路從頭錯判到了尾。由此可見,我們在戰前搜集的各國情報信息,恐怕是充滿了無數的錯誤,甚至基本就沒有正確的。如今哪怕是錯得再離譜一些,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至此,馬歇爾參謀長已經表達得很明確了:如今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之所以久戰不下,都是因為斯大林那個混蛋在賣腎援日!不是我大美利堅自由王師不給力,而是赤俄援助日寇援助得太過於喪心病狂!
至於總統先生您到底信不信,這個其實並不怎麼要緊,反正俺們五角大樓絕對是信了!
對此,根基淺薄、勢單力孤的杜魯門總統,除了被噎得翻白眼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辦法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