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後憤怒地摔碎瓷杯的那一刻,底下端坐的李右相眼角微微抽動,迅速地向手底下的官員們遞了個隱秘的眼神。
官員一立即領悟,端然起身,展顏微笑,縱聲道:“陛下,太後為陛下的生母,自古道孝為先,陛下怎可用武力威迫太後娘娘?”
官員二跟著站起,向太後和新帝行了個禮,語氣中滿是擔憂:“皇上為國為民,也是您的親生骨肉,母子連心,應共商國事,求太後明察。”
官員三則是焦慮地抱拳道:“陛下,鄭右相之事牽涉重大,務必徹查清楚,以示天下,以求水落石出,先帝之死若不能徹查,恐會動搖國本。”言辭嚴重,帶著不容置疑的嚴肅。
官員四則是擔憂地搖頭,低聲但堅定地說:“此言差矣,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處置鄭家。若是打入大牢,商司司長一職長期空缺,恐會影響百姓生活。”他的話將大廳的焦點拉回到了國家的基本問題上。
一群人佯裝爭吵,你一句我一句,言辭中顯得各有所圖,眼看著大廳瞬間熙熙攘攘,亂作一團。我心底忍不住笑出聲,這李左相確實有一套,僅僅教導門生幾句,便讓原本人人自危、冰冷的死寂局麵變得沸騰不已。
我盯著下麵嘰嘰喳喳的大臣,眉頭微蹙,一個眼神傳遞給底下的兄長。他立刻會意,趁著亂局從人群中悄悄擠了出去,溜向大殿之外,準備在外發射信號彈,指揮通知城外早就嚴陣以待的鐵兵入城。
坐在我旁邊的葉晏輕輕將仍在昏睡的李思瑤交給了隨身的親衛,囑咐他將她護送回府休養,以避免待會兒局勢不明,刀槍無眼造成無辜傷害。李思瑤靜靜地躺在葉晏懷中,她原本大氣豔麗的臉龐因為失血過多已變得慘白無比,但這種蒼白卻反而讓她的麵龐顯得更為精致,如玉雕般清冷而美麗。她的長發散落,鋪陳在葉晏的臂間,黑發與染著鮮血白衣相映,煞是淒美。
葉晏安置好李思瑤,隨後轉頭看向我,眼中滿是擔憂:“筠兒,要不你也一起回去吧,待會若是發生意外,隻怕……”我沒有讓他說完,用手捂住了他的嘴巴,斷然道:“休要胡說,我們已勝券在握。”
前生我呆在王府沒能見證稀裏糊塗成了皇妃,這一世我不僅要參與,還要混個大功臣。嘴上卻說:“萬一有什麼意外,我也要和夫君同存亡。”
聽了我的話,葉晏的身體微微一顫,不由地握緊了我的手,眼中閃過一抹深情與堅定。大殿中的喧囂似乎在這一刻得到了片刻的寧靜,然而風暴的前奏已然響起。
……
“都給我住嘴!朝堂之上!成何體統!”新帝的聲音震撼了整個大殿,原本被太後的態度激怒的他,現在聽到底下一片人聲鼎沸更是心煩意亂,直接大吼出聲。
葉承在做大皇子的時候,以及登基之後,一直保持著溫潤書生的形象,喜怒不形於色,是那種很難讓旁人揣摩出他真實想法的性格。他的淡然和從容,為他贏得了先帝的青睞,得以讓先帝提前寫下遺詔。然而,到了如今這個關鍵時刻,離皇權的巔峰隻差分毫,他終於忍不住露出了真實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