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1 / 1)

今天的修行中,研讀了《道家》的學術思想,《道家》有一段話說的很有哲理,這段話就是:“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道家》的思想博大精深,雖然這些語言有些難以理解透徹,但,為了自己知識的增長,為了讓自己更好的立足於天地之間,我們還是要學深悟透這些知識。

文言文總是言簡意賅,其中的深意艱澀難懂,通俗點來說選取這段話中的一段,來解讀一下什麼是“大成若缺,其用不弊”,這段充滿智慧的話,能為我們的人生帶來什麼幫助呢?

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為,想要功成名就,你一定要明白一點,人的精力與時間都是非常有限的,你隻需在一個領域中,讓自己發揚光大就行了。

在這個領域中,讓自己走向巔峰,達到“一覽眾山小”的境界,這才是讓一個人成功的關鍵之所在。

就好比,一位有權有勢的董事長,他在繪畫方麵可能就是一竅不通,這樣的身在高位之人,也許連一碗麵都不會做。

如果一個人,又想做企業家,又想做藝術家,又想做教育家等等,這種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分散開來的做法,什麼都想做,最終的結果就是什麼都做不好。

還有一點,一個人心裏裝著太多的事,就會有無從下手之感,在做事時,各種知識就會在自己的腦海裏交織在一起,自己就會混亂,自己就會產生無力感。

這種狀態如果長期存在,輕則會讓自己的事業失敗,重則會讓自己疾病纏身,這將嚴重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我們要承認,人的大腦是有儲存大小的,身體是有承載極限的,我們要學會善待自己,這同時也是在給別人機會。

孔子的一生,也隻是做好了教書育人這件事,趙子龍的一生,也隻是把“常勝將軍”這件事做到了最好。

孔子與趙子龍這些人中翹楚,一生做好了一件事,就可以讓自己功成名就、青史留名,這樣就足夠了。

我們沒有必要被太多的虛名所拖累,麵對名利,就好比是在用手緊握沙子一樣,你越是用力緊握,沙子反而會流失的越快。

“其用不弊”這四個字就是要告訴我們,人生要懂得取舍,隻有明白什麼可取,什麼能舍棄,這種做事才不會有弊端。

取舍的關鍵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人生中的取舍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這兩句話適用於任何事情的取舍。

立身處世,切忌貪多嚼不爛,人的一生,能把一兩件事做到完美就很了不起了。

內心平靜就能戰勝煩躁,清靜無為,清心寡欲,才能讓我們看清楚前進的道路,才能讓我們集中有限的精力,來實現自己的心中所想。

為了心中的大業,我們一定要在物欲橫流,人潮洶湧的人世間,克服自身欲望,守住內心的清淨之心,非如此不能成就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