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千裏家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1 / 1)

今天的修行中,研讀了清朝的逸聞趣事,看到了《六尺巷》的典故,從這個典故中,讓我對立身處世的哲理,又打開了一扇窗。

清朝時的有一名宰相叫張英,有一次他的老家要蓋房子,按照地契所寫,張家的牆可以蓋到與鄰居葉家牆頭接壤的地方。

葉家的葉秀才,看到張家的牆蓋到了自己家牆頭的接壤處,葉秀才心生不滿,他要求張家必須要把蓋好的牆拆掉,理由是,張家的牆影響了自家人的通行。

張宰相的家人自然不肯,張家有地契為證,他們並沒有錯,地契可是黑紙白字寫的明明白白,我張家的牆,就是可以修到你葉家牆的接壤處。

葉秀才看爭不過張家,於是葉秀才就開始無理取鬧,並把張家的人告到了衙門之中。

張家人一看,怕自己吃虧,就修書一封,把這件事告知了遠在千裏的張宰相,張家人想著讓老爺利用一些關係來擺平此事。

張宰相看後,並沒有詳細寫明如何做,隻寫了一首詩作為答複,詩是這麼寫的:“千裏家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看到詩後,明白了張宰相的含義,張家馬上把牆拆了退後三尺,就算是張家有地契為證,他們沒有錯,也主動退讓三尺。

葉家一看,張家這是“宰相肚裏能撐船”,於是,葉家也把自己家的牆拆了向後退了三尺。

這就有了《六尺巷》。有時候處世為人,沒有必要什麼事都斤斤計較,要學會吃點小虧,隻有懂得吃小虧的人,才能成就大業。所謂“大成若缺”。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之中沒有必要為一些小事而爭的麵紅耳赤,爭贏了又能怎麼樣呢。

親戚之間在一起爭論究竟是哪個女明星最美,再加上喝了點酒,就開始爭來爭去,誰也不讓誰,爭到最後竟然大打出手,最後兩個人都受傷住院了。

從此這兩家親戚老死不相往來,原因竟然是可笑的是哪個明星好看,這種無聊的辯論,就算是辯論贏了又能怎麼樣呢?能證明你比別人懂得欣賞,還是能證明自己的觀點獨特?

其實都不是,你隻是為了心中那一點點的麵子,你隻是不願意別人的觀點比你強,所以你就會選擇寸步不讓。

其實這樣的麵子可以說是一文不值,也是毫無意義可言的,爭贏了你就失去了友情,爭贏了你就換來了朋友的離你而去。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停留在圖一時之快上,更不會為了毫無用處的麵子去爭來爭去,聰明人會主動降低身份來維護朋友的麵子。

比起為一點小事就爭的麵紅耳赤,聰明人用以退為進的處世哲學,就顯得高明的多。

用以退為進的處世哲學,可以收獲友情,可以避免毫無必要的爭論。

一個人老是想著沾光,什麼好處都想要,這種“鐵公雞”式的人,又有誰願意親近呢?沒有人跟你一起相處,這種人又如何成就大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