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修行中,研讀了薑太公寫的《司馬法》這部兵書,書中有兩句話:“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這短短的兩句話,蘊含了立身處世的智慧,認真研讀並奉行,可以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趨吉避凶,下麵就來解讀一下這兩句話的含義。
先來說一下“國雖大,好戰必亡”,這句話的基本含義就是,我們雖然很富強,擁有的資源也很充沛,但是不能有爭強好戰的性格。
就算自己有強大的實力,如果整天想著,今天與張三為敵,明天想著與李四為敵,樹立的敵人多了,隻要是自己有一次失敗,那麼我們嘔心瀝血建立的非凡之功,就會被揮霍一空。
我們的對手多了,對手會不會聯起手來對付我們呢?我想是有可能的,畢竟中國有句俗話叫:“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麵對四麵八方的對手,我們根本就招架不住,因此隻有滅亡這條路了。
立身處世之時,還是不要到處樹敵為好,畢竟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牆。
一個人的力量始終都是有限的,想要成就大事,就要學會多結交有學之士,讓有學之士為我所用,這樣才能無往不利。
如果老是想著“窮兵黷武”,看到實力雄厚之人,不想著如何與其建立合作關係,如何成為共贏的夥伴。
老是想著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去與強者較勁,與他們爭鬥,要知道:“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種得不償失的愚蠢做法,是不能長久的。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你實力有所衰減之時,會不會成為別人的螳螂呢?
還有就是,喜歡與人為敵,那麼自己的身邊就會有無數個敵人,這些敵人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我們,稍有不慎就要受到致命打擊。
因此,要想讓自己長久的幸福下去,就不要到處樹敵,要會團結別人,尋求共同發展、互利共贏,才是長久之計。
再來說一下“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句話的基本含義是,雖然我們當下很安全,生活等各方麵都有保障,但,也不能忘了去努力奮鬥,不能忘記艱苦奮鬥的歲月。
如果我們忘記了獲取幸福的來之不易,忘記了“弱國無外交”,忘記了我們落後就要挨打等,那麼我們就要有危險來臨了。
我們身處的社會,看似風平浪靜,看似別人都對你和顏悅色,我們要明白一點,這些的獲得,都是建立在我們自身有足夠強大的基礎之上。
如果我們自身沒有足夠強大的基礎,別人會不會欺負你呢?會不會再有八國聯軍進中國的恥辱呢?我想是有可能的。
因此,想要讓這份幸福一直保持下去,就不能停止向前的腳步,這個時代在發展,時代的人也在進步,如果我們不發展、不進步,將會很快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不要怪現實很殘酷,無論身處什麼時代,我們都要謹記一點,和顏悅色、充沛的資源,從來都是給最強者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