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被洗腦”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1 / 1)

今天的修行中,回憶了許多年前剛剛步入社會時,朋友間經常會詢問:“你今天被洗腦了嗎?”。

如果回答“被洗腦了”,那麼一定會被朋友取笑。漸漸得“被洗腦”這個詞彙,被很多人定義為貶義詞,承認“被洗腦”往往會被別人說成太傻、太笨。

這種被取笑或取笑別人的場麵,仿佛就在昨日一樣,不由得讓人感歎,時間過得真快呀!

經曆了人世間很多是是非非後,發現“被洗腦”這個詞,並不是單純的貶義詞,有時候“被洗腦”這個詞彙在很多情況下是褒義詞。

我們先來說一下什麼是危害的“被洗腦”情況。

例如:我們在一個組織內,這個組織天天不幹正事,也沒有什麼實際產品,就是靠讓你來拉下家,以此來騙取更多的人加入。

靠這種方式來謀取利益。這種組織宣傳的任何價值觀、使命感都是危害的“被洗腦”。

再例如:有些邪教,宣稱加入他們能夠羽化飛升,要想達到羽化飛升的境界,隻需要把自己的財富無償奉獻出來,或者言聽計從他們所謂的教主的話雲雲。

邪教主還會告訴你這是在追求“真善美”,這是在拯救世界。這就是徹頭徹尾的危害“被洗腦”。

任何讓你去騙人,讓你去做違背道義之事,這種方式都是危害的“被洗腦”。千萬不要相信某些所謂的高人,這些高人的稱號,不過是用來騙人的幌子,高人的稱號往往都是他自封的。

再來講一下什麼是褒義的“被洗腦”。例如:我們出生後其實什麼都不知曉,就如同一張白紙一樣。這時老師、長輩教育我們學習“孔融讓梨”、“尊老愛幼”等知識。

這些知識都是經曆過曆史考驗的,也是一直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這些知識都是提升自我品德的鑰匙,因此我們一定要熟記於心。學習這些知識,就是褒義的“被洗腦”。

再例如:我們步入社會,從事各行各業,一定要會向榜樣學習,知道誰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按照文天祥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責任心,來對待我們的事業,這就是褒義的“被洗腦”。

學習“嶽飛”、“王守仁”、“焦裕祿”、“李雲龍”、“終南山”等人的感人事跡,就是褒義的“被洗腦”。

所謂“洗腦”就是把一種知識裝進自己的意識中,但,知識也有好壞之分。

我們不能一聽別人說,今天要被“洗腦了”,然後心裏麵就生出厭煩之感。心裏想著,我才不要被洗腦呢,有這種想法顯然是不對的。

對我們有用的知識,我們就要接受“洗腦”,對危害的知識我們要會拒絕接受,人生之中,掌握拒絕與接受的本領是非常重要的。

褒義的“被洗腦”最高境界,是自己給自己施壓“被洗腦”,而不是等著別人強迫我們去褒義的“被洗腦”。消極怠慢,永遠戰勝不了積極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