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修行中,回過首來溫習了以往所學知識,看到了一個觀點,講的是一個人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這個觀點是很多高人不願意透漏的秘密。接下來我就給有緣人公開這個秘密,希望能幫助到一些人。
有人要問,為什麼我們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呢?一直保持現狀不好嗎,保持現狀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又不用承受如山的責任,這樣生活多麼的輕鬆與愜意呀!
如果秉承這種觀點去立身處世,表麵上來看挺輕鬆與愜意,殊不知這是自甘墮落的表現。如果人世間抱有這種觀念的人多了,八國聯軍進中國的人間慘劇將會重演,往大了說這就是沒有家國情懷。
往小了說,我們作為一名成年人,我們有很多種身份,每一個身份都代表著一份責任。假設我們是一名父親,如果我們整日過著養老的生活,兒女的成長怎麼辦,難道要任由兒女自生自滅嗎?
假設我們是一名子女,如果我們不奮鬥,我們的父母拿什麼去照顧她們呢?如果我們不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沒有辦法實現家國情懷、養家糊口的責任,不僅如此我們還會拖累國家與家庭。因此,於公於私我們都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學識、眼界。
提升自己境界、學識、眼界最好的辦法,就是要與古今影響一個時代之人對話。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就沒有機會與這些高人見麵,更何況還要對話,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其實,要與這些高人對話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要看這些人的自傳,從自傳中去了解他們的生平事跡,體悟他們處世之道,這樣就是在與影響一個時代之人對話。
給有緣人推薦一下哪些人才能能稱得上影響了一個時代,例如:王安石、劉邦、王守仁、曾國藩、當代名人等等。
就拿劉邦來說吧,劉邦從小家境貧寒,每日能吃飽飯就不錯了,也沒有受過什麼良好的教育,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草根出身。
就是這麼一個人,在短短的7年時間裏創業成功,搖身一變成為了當時最耀眼的明星。劉邦的成功證明了一點,就算是沒有顯赫的家世,通過自己的努力也一樣能做出不平凡之事。
劉邦在創業初期,他知道自己是一名草根創業者,但他做事時從來都是鎮定自若,從未亂過方寸,他所製定的規矩可謂是說一不二。這也是他能鎮得住各路豪傑的根本所在,試想一下,作為一名領導者,遇到一些事情就慌得不行,試問誰願意跟著這種人在一起創業呢?
劉邦還有一個優點值得學習與借鑒,他明白一個道理,要想成就非凡之功,靠他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他很會知人善任,他手下的蕭何、張良、韓信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在研讀這些高人自傳時,我們一定要會結合時代潮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發展的眼光去審時度勢,萬萬不可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囫圇吞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