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簡介所說,我希望創造一種通俗易懂的哲學體係,通過我的簡單想法讓一部分人先擁有自洽的邏輯和價值觀,我盡量不使用專業術語和令人費解的理解方式,其實哲學是離生活最近的思考,隻不過是我們生活的時代東西過於紊亂,各種曲解,掩飾導致哲學成了一個高深的項目,中國一句古話叫做“大道至簡”,我覺得很有道理,接下來我將闡述我的基礎價值觀。
1.“物極必反”
盡管處於和平年代,我們仍然每天陷入無窮無盡的爭鬥之中,男女權對立,種族歧視,人種歧視。我們不論支持哪一方都會有錯,例如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我尊崇女權主義,可這帶給社會混亂,人人如履薄冰,本身是為了平等而產生的東西卻將更多人拉入泥潭。那麼女權就是錯的嗎?不然,我們可以引申出標題,“物極必反”如果不尊重女性那麼社會將會封建黑暗,如果過於尊崇女權那麼社會將會正反顛倒產生新的混亂,其中的“度”十分重要,我們窮其一生也隻是為了尋找各種各樣的“度”而已。
2.“度”
從身邊來說,今晚到底是加班還是放鬆?晚上是不吃飯還是給自己來一頓放縱餐?如果你放下一切隻顧玩樂,那大概率你會成為一個廢人。如果你專注工作就好像覺醒了尼采的“超人意義”(指代絕對理性),那你的自殺會比自然死亡先來臨。兩者取度十分我們應該擁有的意識,這個道理大多數人從小耳濡目染,但很可惜大多數人的了解十分局限,“物極必反隻能存在於物,無法存在於人、事等生活方麵”不妨將你最近最煩惱的事情代入,如果你在一個方向走到極端結果會怎樣?另一個方向呢?你會有一個籠統的答案。
3.虛無主義
我所說的兩個概念都是為了第三條服務,當代年輕人多數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抑鬱如此,自閉如此,精神類疾病也是如此。智慧,抑鬱,虛無主義。三者呈現遞進關係,你看透了一些東西,不多但是足夠你懷疑這個世界,著名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去往何處”之所以沒有被解答出來不是因為人人的答案都不同,而是因為他的答案讓人無法接受。
一個簡單的例子,隨便想一件事,可以是你任何時候幹的任何事,比如“我下午寫了一張卷子”,然後開始詢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幹這個”得出答案後接著詢問自己,你的答案一定是無意義,這便是我們周圍無處不在的虛無主義。
4.人類為何還存在?
如3所講,虛無主義的的確確存在於我們周圍,那為何人類都還活的好好的?這就涉及我們最終結論之一,支撐。
如以下問題的意義探究。
“我的母親生病了,我是否要出錢治療他?”(暫且設定為父母健全的普通家庭)我回答“是”,你為何要花錢治療他?“因為我愛他”為何你愛他?
你無言以對,但同時又覺得對方無比可笑,我愛我的母親需要理由嗎?但追求意義的角度來說,這確實是虛無主義體現的最底層問題(即你通過某件事無法答出意義的最後一個問題問題)。讓你覺得可笑的便是支持你的力量。有人喜歡錢,他追求的會讓他快樂,那麼這件事就是支撐他的力量之一。支撐越多,你越強大,反之便脆弱不堪,些許壓力便可擊垮你 。如果你掙處於抑鬱情緒或虛無主義中,那麼現在通過這個方法去想想自己的支柱有哪些,如果想不出來,在死之前不停尋找他。我覺得那些毫無理由勸人活著的人絕對非蠢即壞,他不告訴你如何往前走,卻也不讓你倒下,這是最殘忍的事情沒有之一。
這便是最基本的岡瑟哲學大綱,接下來我會在有評論的情況下挑選你們的疑問實操一下岡瑟哲學,一步步教你如何用這種思維思考,期待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