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七十二章 血色帝都(五)(1 / 3)

街道上人群像沒頭蒼蠅一樣四處撞來撞去,這些慌亂的人們已經看不清麵目,分不出個數,隻能感覺到是一堆堆的人體在絕望當中掙紮。

到處都是哭喊的聲音:“譚大人已經死啦,香教要進城啦!”

本來京城當中對譚嗣同這個二皇上好感也算不上太多,一則是他是徐一凡的結義兄弟,徐一凡野心勃勃要取皇上而代之。天子腳下的人,對這個有種潛意識的反感。二則是這譚嗣同將徐一凡的跋扈,在最近一段時間學了一個十足十!

可是現在滿城呼喊,譚嗣同已死的時候,人們才感覺到天塌了下來!特別是看到剛才還在維持秩序,在街上巡查,努力的撲救著四麵升起火頭的那些京城步軍衙門的綠營兵,順天府的衙役,還有譚嗣同調來作為骨幹的湖南兵,呆若木雞一陣之後,紛紛脫了號坎跑掉。人們更真真切切的感覺到,這天,真的塌了下來!

人們從這裏跑向那裏,不知道什麼地方才是安全的,子彈嗖嗖的從頭頂掠過,更增添了無限恐怖的氣氛!街上已經出現乘火打劫的,敲門砸戶,打開那些大商家,當鋪,錢莊的大門,瘋了一樣的在朝外麵搶東西。更多的火頭升了起來,燒出的灰燼像黑雪一般紛紛落下,讓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同樣的灰頭土臉。這個夜晚,這座帝都,已經成了狂亂的漩渦!

康有為和文廷式在自己庭院之內,在他們身旁,還有數十名帝黨同道,大家都臉色複雜的看著眼前一切。不時有人發出低低的歎息聲音。

對身後那些人的軟弱,康有為隻是一直冷笑,而文廷式卻回頭嗬斥道:“國勢如此,非經大亂,如何大治?我輩秉胸中信念而行,又有什麼地方錯了?將來史書上麵有什麼罪名,我文廷式一身當之!”

回過頭來,他卻又低聲歎息:“複生…………可惜啦。”

身旁的人,卻仍然臉色難看,一句話都不說。他們多是孤身在京的小京官——京官清苦出名,實在也接不起家眷。這等亂事,和他們身家都沒什麼妨害,可以放手做事。可是不管如何說服自己,當滿城哭喊逃難的聲音大浪一般席卷而來的時候,站在這庭院當中,幾乎讓人立腳不住!

文廷式翰林第的家人,卻沒有主人這麼寧定,拿著棍子,一個個臉色慘白的守在閘得死死的大門後麵。本來還堆了一些大桌子之類的粗笨家夥堵著門,可都在文廷式的厲聲嗬斥下搬開了。他們站在門後麵守著,聽著外頭腳步聲來來去去,全都麵無人色。

“怎麼還不來?”等了一陣子的文廷式終於也撐不住了,跺腳在那裏發急。康有為卻冷冷的道:“道希,稍安勿燥!要控製九門,再救出皇上,我們少不得他們,他們也少不得咱們!韓老爺子必然會來找我們!”

他話音才落,就聽見外麵已經有一兩聲零星槍響,接著大隊的腳步聲朝著這邊湧來。康有為身後已經有京官開始發抖,在門口守著的家人,不知道是誰先發了一聲喊:“姥姥,洗宅子的來啦!”

這一聲喊出來,門口幾乎所有的家人都丟下了棍子,朝後麵跑得飛快!康有為文廷式身後也終於有京官掌不住,膽氣小的跟著那些家人一起提著袍子抱頭鼠竄。膽氣大一點就拉著文康兩人的袖子:“道希,南海,咱們避一避,避一避!”

康有為猛的甩開袖子:“要成大事,畏首畏尾的算什麼!此處局麵,全盤在我掌中!”

腳步聲湧到了文廷式翰林第的門口,這個時候後院已經傳來了家眷的哭喊聲音。文廷式和康有為對望一眼,都是臉色鐵青!

門蓬蓬被人砸響,外麵的人盡力用平穩的聲音發問:“文大人,康大人在麼?我等奉召而到,協助兩位大人救聖君,開城門!”

康有為猛的上前,動手就去下大門杠子,文廷式也迎了上來。門嘩啦一聲被打開,就看見遠處火光映照之下,一巷子黑壓壓的人!

這些壯健漢子青布包頭,大背著洋槍,不少人滿身是血。隻是這一瞥,還有膽堅持在院子裏頭的京官,就有不少人尿了褲子!

那些青布包頭的健壯漢子,看見文廷式和康有為站在門口,前麵幾個人對望一眼,一聲令下,齊齊行禮下來。

其實文廷式和康有為別看表麵寧定,其實一顆心也到了嗓子眼裏頭。文廷式是對聖君操權這件師徒相承的事業信奉到了骨子裏頭,康有為卻是在權勢道路上屢經挫折羞辱,譚嗣同一時的權傾天下更讓他紅了眼睛,不管不顧的決定賭這一鋪!

這些人行禮下去,他們才在心裏長出了一口大氣,各自覺得,背心都是冰冷的汗水!

文廷式率先開口:“好,我帶領你等去園子裏頭救聖君!康大人分派剩下的人手,去開九門!”

康有為猛的轉頭過去,狠狠的瞪著文廷式。他為的就是將來地位,這種去救光緒露臉的事情,怎麼少得了他?文廷式卻誠摯的看向康有為:“南海,經此一事,我還不明白你的心意麼?你瞧瞧院子裏頭的人,誰可以指望?我倆隻能一個去頤和園,一個指揮打開九門。要不,我們就換!”

他們在這裏暗中角力,站在門口的那些健壯漢子們卻耐不住了。現在時間緊迫異常,哪能讓這幾個酸文人推來讓去!人群當中已經有人站出來,將文廷式一架:“文大人,我們去救聖君!剩下的人交由康大人分派!”

底下人轟然應諾,巷子裏頭本來集合著小二百人,竟然跟著文廷式而去的至少有八成!文廷式被架在他們手上,回頭隻是不住大呼:“南海,我必不負閣下……聖君也必不會負你!”

康有為狠狠一跺腳,老子******怎麼就這麼倒黴!這條權勢之路走得如此的磕磕絆絆!看來這次就算事成,也未免能超過文廷式去,可憐自己卻在其中賣力最多,甚至還出賣了譚嗣同這個朋友!到底是哪條路,才是我康南海的青雲之路?

在他麵前,是二三十條漢子,目光炯炯的等著他下令。似乎他再稍稍遲疑,就要同樣架著他跑似的,康有為恨恨的轉身,隨手點了九個人:“…………諸君,和我一起,分赴九門,帶著這些義士,去開門迎義軍進城吧!門兵如若阻擋,就說奸賊作亂,譚大人殉國,我等奉旨來開城門!”

~~~~~~~~~~~~~~~~~~~~~~~~~~~~~~~~~~~~~~~~~~~~~~~~~~~~~~

京城的恐懼狂亂,也同樣傳到了頤和園裏麵。

園子裏頭變成了一個比外頭還要可怕的瘋人院。亂世之中,如果說那些平頭老百姓還有機會掙紮出一條性命,那麼在皇家身邊,能活下來的機會渺茫到了十倍!

一切秩序,都已經徹底崩塌。當慈禧他們的小小車隊從樂壽堂直奔玉瀾堂的時候,不知道多少人哭喊連天的跟上來,打都打不走。遠處火光之下,已經能看見樹上掛著的,還有昆明湖裏麵飄著的屍體!

幾十個護兵,加上李蓮英親自帶領的太監,不管會不會使,都發了一杆或長或短的快槍。哪怕是在園子裏頭,也是跟著慈禧坐著的那輛小騾車提心吊膽的走著。原因無他,現在的頤和園,已經變成了徹徹底底的鬼域!一切都在散發著腐臭的味道,一切都在顯示著末世的狂亂,似乎就要給這個朝代,一個最為不堪的結局!

慈禧的騾車停在光緒的玉瀾堂前麵,先前派去的七八個太監有幾個站在門口,看見李蓮英氣喘籲籲的走在慈禧騾車前頭,就趕緊迎了上來,哭喪著一張臉打千下來。

李蓮英氣還沒喘勻就大聲問話:“皇上呢?不是讓你們帶著皇上候著麼?現在什麼時候了,架得住再耽擱?活剮了你們這些混帳才算稱了我的心!”

太監跪在地上隻是磕頭:“皇上和珍主子就是不出來,怎麼勸也沒用…………”

李蓮英隻是跺腳:“白吃糧食粒子的一幫混帳!我去勸皇上!”

說著就要招手帶幾個護軍和太監進去,這個時候就聽見慈禧尖聲尖氣的嗓門兒:“我去!我要看看這個畜生到底混帳到了什麼地步兒!瞧見他倒黴,我才開心!”

騾車簾子一掀,就看見抖得跟篩糠也似的李大姐扶著慈禧下車。兩個人都是一身平民裝束,慈禧少了臉上宮粉遮蓋,看起來就是一個灰頭土臉的農村老太太。往日金尊玉貴的那個老佛爺形象,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去。

她臉上全是怨毒之色,在李蓮英他們的簇擁之下,直朝玉瀾堂裏頭走去。

這座皇帝居所,現在也是空空蕩蕩,亂七八糟,隻有幾盞破燈籠還在那裏掛著,發出淒涼的光芒。書房那裏,傳來的女人抽泣的聲音,更讓這裏顯得陰森。

書房門口站著幾個太監,看到李蓮英他們過來,撲通一聲就跪了下去:“皇上他……皇上他…………”

慈禧卻冷著一張臉理也不理,直直從書房門口衝進去。一進門就看見慈禧摟著頭發散亂的珍妃,躲在書案後麵,幾個太監在裏頭圍著他倆,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一看到慈禧這個模樣進來,光緒臉上露出了不知道是哭是笑的表情,眼神當中滿滿的都是狂亂:“我不走!朕要等文道希,等康南海來救駕!義軍就要進城,朕要重新收拾這山河,看好祖宗家業,和徐一凡鬥到底!”

外麵傳來的混亂,讓這些日子被幽閉讀書,忐忑的等候著自己將來最可怕命運的光緒沒有半點害怕,心裏頭隻有狂喜!

他和慈禧已經算是撕破臉了。慈禧對她的敵人下手如何之辣,在慈禧身邊提心吊膽了幾十年的光緒如何能不知道?

文廷式他們想法設法捎進來的隻言片語,維係著光緒心中最後一點希望,卻又不敢期望太多。每天隻是在書房裏頭如困獸一般轉圈。慈禧還沒禁止他見嬪妃,珍妃這幾天也陪著他,算是給了他一點小小的安慰。

可是如果文道希他們再不發動,那麼他連這種日子,今後都不可求!

當槍聲響起,當北京城陷入混亂,當人們奔走哭喊,當四處火頭升起,當外麵山呼海嘯一般哭叫著譚大人已死的時候,光緒卻對著這已經染上血色的帝都夜空,手舞足蹈的狂笑!

現在要等的,就是文道希他們務必要及時趕到!最好連慈禧一塊兒除掉,天地之大,他就再沒什麼害怕的了,這大清,就是他的大清!

可是最先等來的,卻是慈禧派來的健壯太監。

一進來,他們就不由分說就要勸皇上移駕。對光緒他們還不敢動粗,對注定要死的珍妃卻沒那麼客氣,伸手就拉頭發扯衣服的要將珍妃拽走。珍妃死死的想拉住任何可以拉住的東西,指甲在桌腿,在牆上,在門框劃出了道道痕跡,哭喊得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