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益州王家小郎君(1 / 2)

亦諾無比佩服亦承,推銷技術一流,趕忙裝了一筐白爸帶過來當樣品的青菜,這一條街亦諾親眼看著王郎君跟散財童子似的,這銀錢少不了他們的。

亦諾亦承近不了前,隻能在仆從的外圍看著,聲音最大那個,一臉諂媚的半彎著腰,舉著托盤讓王郎君品嚐。

隻見王姓少年,啪一聲打開了一把折扇,先拿起了餅幹盒,邊搖折扇邊品評,“這畫兒工筆重了些,匠氣十足,誰畫的啊?”

亦諾默默的看向亦承,亦承舉手,“在下,在下,王郎君果然慧眼,這畫確實不好。”

亦諾是不太懂畫的,匠氣聽起來像誇獎,但是看亦承的回答應該是不好吧,想著回頭問問匠氣是個什麼意思,這邊王郎君就開了口,繼續搖著扇子,亦諾都替他冷。

“畫的不錯就是缺乏些意趣,太過死板了,不好不好,在這市井之中終是難成大氣,我勸郎君還是外出遊曆一番,看盡大好河山,這畫許就能成些氣候了。”

亦諾掛著笑臉,心裏嗬嗬了半天,趕緊吃趕緊給錢趕緊走,還品上畫了?他們這一來,周圍自動形成了個空地,沒人上前一步了。

亦承立刻一臉苦惱之色,“王郎君說的太對了,奈何小人家貧,我們圖齊縣剛經此大難,實在有心無力,日後一定去,多謝郎君指點。”

一提到圖齊,王姓少年麵露同情,“唉,天災人禍,可憐可歎。”小小年紀看著不過15,6歲非要裝出一副老學究的樣子,著實讓亦諾亦承覺得好玩。

亦諾眼看著他矜持的伸出手,拿了一塊餅幹,眼睛亮了一下,又吃了花饅頭眼睛更亮了,對於葉子饅頭淺嚐輒止看都不想看,那一筐菜雖是收了也沒多看一眼。

“之武,這些餅幹都買下來吧,那花點心也都拿著吧,我著實欣賞這小郎君,如此環境還堅持作畫,想必與我是同道中人,隻當幫他一把了。”

說完就繼續往前麵逛,留下那個叫做之武的年輕男人,大手一揮把亦諾的攤位包圓了,“你們家在圖齊縣哪裏,小郎君若吃著好,去哪裏買?”

這人跟亦諾亦承說話就收起了那諂媚副樣子,一本正經的。

小少年走遠了一些,趙外公突然從鋪子裏躥了出來,好像暗中觀察許久了,熟絡的年輕人聊了起來,“王捕頭,這是誰家小郎君啊,還得你親自陪著。”

亦諾沒想到這年輕男人還是官府的人,豎著耳朵聽了起來。

四下幾個相鄰的鋪子都探頭探腦的出來,也想詢問一番。

王之武扭頭目測了一下跟那個少年的距離,估摸著聽不到,靠近幾人低聲說道,“夫人娘家的小郎君,益州王氏嫡幼子,來頭大著呢,你們最近有什麼好東西都拿出來,齊縣令說過了,他來一趟不容易,若是咱們縣能有什麼東西入了王家眼,日後咱們縣這定然更上一層樓。”

亦諾亦承對視一眼,頓時明了,這是能提高GDP的爸爸。

王捕頭被圍著問東問西,大家著實好奇王家是個什麼家,亦諾跟著聽了一耳朵,益州王家世家大族,家中子孫世代為官,如今的家主已告老,王郎郡的父親大房長子官至二品州牧,嫡出娘子,世代都會按照皇後禮培養,王家出過2任皇後,許多位的妃嬪,齊縣令的夫人不過二房庶出,王郎君名叫王憲澤大房所出,不出意外下任家主就會是王郎君出任州牧的爹,估摸著過上兩年就該入京出任某部尚書,王家毅力不倒多年,正是因為知進退,文官清流不參黨爭,當年王家出的皇後有子,王家還是不偏不倚隻遵帝意,皇子年歲大了起了心思,王家就告病的告病,告老的告老,總之就是堅決不做那霍亂的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