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篤篤、篤篤篤……”
某個冬夜,此時家家戶戶都已經熟睡了,但李老道家卻響起了突兀的敲門聲。
“誰啊?”
炕上的老人應了一聲,隨即穿上鞋向門口走去。打開門,寒風將他的道服吹得獵獵作響。
“哇!哇……”
他看到了一個啼哭不止的嬰兒、一封信、一麵旗子,以及一塊不知材質的掛牌。
李老道名叫李鳴山,一輩子都在跟師傅學習道法、仙術。
自從師父歸天之後,他就搬到了這村子裏,過上了與世隔絕,潛心鑽研的日子。
信上的內容我們不得而知,但從那之後,無兒無女的李老道有了一個孫子,歲九陰。
李鳴山的家裏很簡潔:
一張木桌,兩張木椅、一口鍋、睡覺的炕,隨處可見的書籍。院子裏還有一顆粗壯的桃樹,夏天時繁茂的似要將整個院子罩住。
歲九陰就在這樣的環境裏慢慢長大了。
四歲,小九陰撿起一根樹枝,學著爺爺練劍時那樣,胡亂揮舞,逗得李老道哈哈大笑。
小家夥跑到爺爺身邊天真的說:“我長大了也要像爺爺那樣,降妖除魔,匡扶正義!”
“降妖除魔”,那是李鳴山養家糊口的工作。
相近幾個村子的人家,有人蓋房、死了人下葬時會找他幫忙看風水,生病了找他把脈診病,有時候病急,他還會拿出一套銀針,針到病除。
家家戶戶裏有什麼怪事都嚷嚷著要李老道給看看。家裏吃的穿的,也都是這麼來的。
六歲,歲九陰開始跟著李老道學習,各種書籍目不暇接,聽著爺爺的講解,他的心隨著蝴蝶飛向了窗外。
李鳴山本想在歲九陰再大一點之後再把這一身的本事教給他,可事與願違。
那一年,村子裏來了一家四口,為首的男人有點跛腳,說自己姓張,是個陰陽先生,他自詡道行高深。
對此,李鳴山並沒說話,隻是低著頭,似是在想些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這個新麵孔將自己吹到了天上去,對李老道的工作依舊沒有多大影響。
畢竟他來了這麼多年,誰更靠得住大家心知肚明。
兩個月後,意外發生了。
那天李鳴山將歲九陰留在家中,獨自出門給人看病。
小九陰正在院裏“舞劍”,那男人一瘸一瘸地走進了院中,看到歲九陰,眼神一亮,便朝他走去。
“小家夥,你爺爺呢?”
“出門看病了,你晚點再來吧”
歲九陰頭也不抬,他一直覺得男人在搶爺爺的工作,所以並不怎麼喜歡他,私下還叫他張瘸子。
“啊,那我晚上過來吧,給,這棒棒糖可甜了,叔叔特意給你拿了一個”
張瘸子從身後拿出一個棒棒糖,陰惻惻的說道。
看到糖後,盡管歲九陰不喜歡張瘸子,但一個六歲的孩子對糖果哪有什麼抵抗力。
他扔下樹枝,踮腳去拿。
張瘸子看準時機,對他抬起的腳跟下一腳鏟出,隨即兩手在他兩個肩膀上一拍,歲九陰隻覺得眼前一暈,渾身突然沒了什麼力氣。
但拿到棒棒糖,還是笑著說了句謝謝。
張瘸子走後沒多久,李老道看病回來了,走進院子裏,看到了正在吃糖的歲九陰。
李鳴山突然瞪大了眼睛,大步走了過去,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後腦勺上。
“小子,你的火呢!”
“什麼火?”
“火,你肩上的火!”
“每個人都有三把火,頭上和雙肩,代表著人的陽氣,隻滅一把就能見鬼,現在你這雙肩都滅了,陽氣已經弱到極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