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牽牛歸來(1 / 2)

“陛下,該您登場了,整個四海六陸的人族子民都等著您呢”

“方圓,我的腿怎麼有點抖呢?”

“嗬嗬,殿下,我們不是都沒準備好嗎?就像這個世界一樣。”

“是啊,都一萬年了,我們還是沒準備好,哈哈。。。。。。走,去幹翻它們!”

史書記載,禦龍王朝5088年,洛陽王武承誌承繼禦龍王朝第51代帝王位,改年號“璋獸”。

“璋獸”元年除夕,禦龍王朝南疆的迦南國失守,黑壓壓的獸族大軍擺出一個向北的正三角型,直撲禦龍王朝南部最後的屏障——穆朗山脈,越過平均海拔8000多米的穆朗群峰也隻是時間問題,人類原本居住的廣袤土地——中流大陸、東鵬大陸、西厥大陸、藏犀大陸、南洋諸島,如今也隻剩下中流大陸的禦龍王朝、鐵巴王朝以及東鵬大陸上的少部分土地成為人類最後的庇護所。

關於獸族,是一個快被人族遺忘的恐怖存在,禦龍朝的藏書《觀海潮》有載“獸族,混沌霸主,好食人,上古伏羲女帝率戮獸軍,伏獸於莽蕩山,屍陳百萬而勝,獸王坤庹敗逃北荒,伏羲令秦符、尉遲拔二將鑄北極長城,世駐莽蕩,窺異動,伺滅之,然自庹去,獸族匿跡 。”

《觀海潮》相傳是上古伏羲王朝的一位落魄書生弄海潮所著,此書記載了伏羲女帝開國前後2000餘年的人族百態,既有帝王家的宮牆爭鬥,也有市井之流的蠅營狗苟,還有軍事、農技、漁牧、天文、地理等等,此書就文采而言倒是沒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但就其呈現的曆史茂態而言,對後世史學家卻是極為難得。

但就是這麼一本雜書竟也隻是一本殘書,破爛泛黃的封頁上約摸可見《觀海潮》3個字,至於那位作者的名字,就隻剩下一個弄字,這倒是挺符合那位弄海潮先生的性格,翻開這本書隨處可見一句“我弄死你個畜生”,想必這位先生平時也是一個惹事的主。

話說伏羲女帝率族人戰勝獸族以後,人族總算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人族的祖先正式邁入有文字記載的文明社會,伏羲女帝在中流大陸上建立起了第一個封建王朝——伏羲王朝。

滄海桑田,白駒過隙,伏羲王朝之後,中原王朝又先後被當陽、璃月、古蘭、秦唐、朱武王朝取代,5000年曆經7朝,中間亂世紛爭不計,直到5000年前,一個叫李元龍的王爺結束了朱武朝末年的動蕩局麵,建立禦龍王朝,中原大地才開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穩定。

至於人族口中提到的“四海六陸”,簡單理解就是這個世界的縮寫。在人族居住的行星,除了中流大陸這塊最廣袤的陸地,還分布著其他五塊大陸和四片海洋。

以中流大陸為中心,往西就是西海,在西海的另一端沿著狹長曲折的海岸線,由北向南依次坐落著西厥大陸、藏犀大陸,橫貫在這兩塊大陸之間的是狹長的蘇伊士運河,星空之下,兩塊大陸恰似一條翹起尾巴睡覺的美人魚,西厥為首,藏犀為尾,所以這兩塊陸地合在一起有一個極其美麗的名字叫“魚美人之榻”。

中流大陸以東,是廣袤無垠的東海,在東海的另一端坐落著東鵬大陸,東鵬大陸再往東便是黑海,黑海的盡頭連著西厥、藏犀兩塊陸地,東鵬大陸顧名思義,宛若一頭張開雙臂振翅翱翔的大鵬鳥,若不是被這世界的大氣流層束縛住,仿佛真就要飛出來似的,大陸靠近北極是高高隆起的坎帕斯山,常年覆蓋著積雪,像極了白頭鷹的頭顱,山頂碩大的喙勾直直的衝著中流大陸的方向,數萬年來一直如此。

中流大陸、西厥大陸、東鵬大陸在北極之地接壤,這一塊極寒之地是人族極少涉足的北荒大陸,也是獸族最後的地盤,從伏羲王朝開始,很少有關於北荒的文字記載,對人族而言那個地方就是禁忌。

中流大陸以南,是廣袤無垠的南海,但在在不同大陸的人族口中稱呼不太一樣,比如藏犀大陸的人稱南部海叫藏南海,東鵬王朝的人族稱其為尾翼海,中流大陸的人就叫南海。南海是人族世界最大的海洋,幾乎占了這個世界的一半,其次是東海、黑海以及西海。

在南海上錯落分布著數以萬計的大小島嶼,這些島嶼被統稱為南洋諸島,又叫第六大陸,在這些島嶼當中最大的兩座島嶼是靠近南極的冰島以及靠近赤道的南沙島,在兩座大道之間零零散散圍著星球轉一群的群島叫飛魚群島,因為看起來就像在海中飛行遊弋的飛魚群。

南沙島在中流大陸正南方的位置,之間散布著大小島嶼數千座,最西邊的島嶼可望見藏犀大陸的美人魚尾巴,最東邊島嶼可感受東鵬大陸羽翼的橫風,所以這片島嶼曆來是人族各個族群的兵家必爭之地,為搶地盤發生的大小戰役幾千年來不少於1000場,所以這片島嶼有一個令人汗毛倒豎的名字——“萬人棺”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