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1年,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在離奇中猝然離世,8歲的玄燁坐上了龍椅,年號康熙。其在位達六十一年之久,與前朝諸多帝王相比,玄燁算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了,也是個長壽的皇帝。
8歲的康熙皇帝接手了江山未穩的清帝國,一個8歲的孩童即將改變中國的曆史,在此刻,中國已經漸漸迎來了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一個暗藏危機的“盛世”。
這個8歲的皇帝後來除吳三桂,平鼇拜,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似乎是一份豐功偉業,千古一帝。但是曆史的細節,需要拿起放大鏡才能看清康熙的陰謀。
將目光放向1661年,在曆史上,這也是清帝國不願意承認的南明永曆十五年。但在清帝國眼裏,是順治十八年。此時距清軍入關已經過去17年了,然而這十餘年間,清朝與明朝的遺民間依然存在著巨大的矛盾,這些明朝遺民依舊在懷念著前朝衣冠,但大部分平頭老百姓已經唯唯諾諾地開始接受清政府的統治了。自古以來,在國家間的爭鬥之中,老百姓是最無力反抗的。但是這個時候的中國並沒有達到安居樂業的程度。除了在清軍入關時曾實行過一些安民的善政,但很快又頒布了剃發易服等一係列的暴行和逼迫政策。康熙上位後,必然要鞏固自己這個不算牢固的天下,不過早期的真正政權掌握在四大輔政大臣和孝莊皇後的手裏,直到鏟平鼇拜後,才正式由玄燁掌管。對於天下的百姓管理,康熙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當時的人口構成中大部分都是漢族人,少部分滿族人,在中國曆來就有的華夷觀中,漢族居於主導地位。但即位的康熙卻改變了這樣的觀念,在康熙的管理下漢人逐步淪為了滿人的奴隸,在康熙之前的順治,皇太極都有著滿人居上的觀念,早在後金時期,努爾哈赤就曾俘虜明朝漢人給他們做奴隸,但是營中有俘虜偷偷逃至朝鮮,作為明朝藩屬國的朝鮮自然將這些逃難的漢人送回了明朝,這也讓皇太極惱羞成怒,成為皇太極征討朝鮮的原因之一。
在清政府的管理下,漢人受到了更加壓迫的奴隸化教育。康熙年間的文字獄開始鋒芒展露,中國人的思想受到的進一步的封閉。康熙即位後不久的“哭廟案”,因為文人不滿地方官員的暴力征稅而到孔廟嚎啕大哭,這件事情主要是由那四個勾心鬥角的輔政大臣造成的,四人商議,經過孝莊皇太後的同意,在江南大興文字獄,逮捕了一批在孔廟哭悼順治的文人,並將他們處死,這些處死的人中就有那位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大文學評論家:金聖歎。金聖歎在得知自己要被處死時大為震驚。因為金聖歎沒有想到清政府因為這樣一件小事而對百位文人大開殺戒,金聖歎哀歎道:“殺頭是天下最痛之事,抄家是天下最慘之事,而至慘至痛之事,居然被我金聖歎在無意之間全撞上了,奇怪啊。”再有後來的“明史案”,浙江盲人才子龐廷鑨出版了朱國禎的《明書》,因為書中描述明崇禎年間滿洲人時帶有貶義色彩,被一個已經開除的小官告發到了朝廷,四大輔臣又開始了沸沸揚揚大搞文字獄,在浙江,把這本書的出版,作序,修訂,購買,收藏,販賣,刻書,參校者,以及沒有發覺此書的地方官員一律逮捕,總共兩千餘人。其中70人被砍頭,18人淩遲,其餘人悉數流放邊境,成為奴隸。而出資印刷的盲人龐廷鑨已經亡故,清政府又將龐廷鑨的屍體挖出,挫骨揚灰。清朝康熙初年的文字獄對待文人的手段可謂慘不忍睹,可見後來雍正乾隆兩朝的文字獄的恐怖程度可想而知。盡管康熙初年的這兩件大型的文字獄案件的真正操控者不是康熙,但是清政府對此是難辭其咎,可是在此後的清朝實錄和官方史書中對有關文字獄的事情幾乎一筆帶過或是隻字不提,因為清朝的各個皇帝都清楚,在他們滿口稱頌的“康乾盛世”絕對不能以一個文字獄的慘案暴行作為開篇。
不知道那位“寬厚仁慈”的康熙皇帝對這些惡行又作何感想?文字獄隻是康熙朝的一個開始,當康熙真正掌權以後,有著更加荒唐的事情,和更大的陰謀。
公元1668年,南明永曆二十二年。清為康熙七年,康熙頒布詔書說“故明子孫眾多,有竄伏山林者,令悉歸田裏,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複舊。”很明顯,康熙詔書的字麵意思就是想讓朱元璋的後人回鄉,和普通百姓一起耕地,清政府不再追究了。其實早在順治年間,攝政王多爾袞就曾發布過類似的詔書,多爾袞頒布詔書說要善待和恩養明朝宗室。如果太子朱慈烺能夠退回北京,將會被封為安樂公,永享榮華富貴。當時的朱慈烺才十五歲,就相信了。在見到多爾袞後,清廷隨即將他以假冒明朝太子之罪淩遲處死。之後,多爾袞又下令處死了羈押在北京的十三位明朝潘王,這其中也包括明崇禎皇帝的女兒長平公主,這是滿清對明朝朱家的第一次清洗。(朱慈烺死因存疑,一說在亂軍中失蹤,一說死於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