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時代》斷更半年後,繼續開更,書名改為《永不磨滅的勳章》!
《永不磨滅的勳章》簡介:
這是一個熱血的時代,也是一個戰亂的時代。
這個時代英雄輩出,然而最閃亮的卻莫過於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雇傭兵。
他們驍勇善戰,為了使命遠赴國土之外執行世界上最危險的任務,暗殺、綁架、作戰,甚至是軍事政變!在利益的刺激下,他們無所不能,被人稱為戰爭機器!
他們不會逃避,隻會衝鋒,為了尊嚴有時寧肯放棄他們賴以生存的金錢!哪有戰爭,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這就是他們,一群遠離故土、永遠掙紮在戰爭最前線的特殊軍人,一群將死之人,他們的名字叫——刺刀!
一個關於中國星際雇傭兵強勢崛起的神話!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精彩!熱血爽文,保證質量!
第一章:【初入南極】
故事還要從十年前說起……
2022年1月16日,南極洲,拉斯曼丘陵,中山站。
這是跟隨中國雪龍號極地考察船進入南極海域的第二天。
經過一上午的航行,雪龍號極地考察船終於緩緩駛進了距離祖國大陸一萬兩千公裏的普裏茲灣,此時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距離“維斯托登”半島上的中山站僅為1.5公裏。
普裏茲彎是南極第三大海灣,由於現在正值南極夏季,隨著氣候變化,海灣內的浮冰開始增多,航行過程中雪龍號巨大的艦體卡在了兩座冰山中無法動彈,隻得被迫留在原地等待中山站內的工作人員前來卸載補給。
下午1點,五艘駁船和八輛雪地運輸車前來卸載補給,剛剛卸載一半,天氣就發生了變化——一場13級的超強颶風突然毫無征兆地襲擊了整個沿海海域。
由於環境太過惡劣,卸載補給的工作中途被迫停止,全體工作人員暫時留在了雪龍號上等待天氣好轉。
中山站所在的東南極大陸沿海一帶是南極大陸風力最強的地區,極晝期間,風速每秒可達15—20米,而極夜期間風力更是強的可怕,常常會有每秒40—50米的颶風出現,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概念裏的12級大風。
聽站裏的工作人員說,去年極夜期間,印度一座考察站曾測到過每秒100米的超強颶風,這相當於12級台風風速的3倍!而它所帶來的破壞力卻接近於12級台風的10倍!在那次代號為“伐尤”(印度風神)的超強颶風中,印度考察站慘遭襲擊,站內重達好幾噸的雪地運輸車幾乎全被卷進了大海,就連特種鋼材建造的車庫也被掀翻,所幸的是,當時因為印度考察站內的工作人員及時避難並沒有造成大的人員傷亡。這也說明,南極最惡劣的環境便是風。
五個小時後,普裏茲灣沿岸海域的風力漸漸減弱,肆虐了一整天的風雪最終於深夜2點平息。因為此時正處在南極極晝期間,視線並未受到多大影響,所以卸載補給的工作得以繼續進行。
極晝是地球南北極圈內所獨有的現象,期間,一天24個小時都能看到太陽,隻是午夜時分的陽光強度要稍弱一些,就像今天的午夜,有些暗,看起來像是陰天。
陳一凡這種性格的人是不喜歡陰天的,因為陰天壓抑沉悶,覺的無聊便和雪龍艦的艦長周叔叔打了個招呼,然後跟隨一輛卸載補給的雪地車提前回了中山站內。
中山站全名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於1989年2月26日,以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距離首都北京一萬二千五百五十三公裏!
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現在的中山站已經成為中國極地最大的考察站之一,站內擁有各種建築35座,建築麵積達到兩萬平方米,其中包括辦公棟、宿舍棟、氣象棟、科研棟、醫療衛生棟和文體娛樂棟,以及發電棟、車庫、倉庫、高頻雷達機房等大型建築。
此外,站內還有一座最新修建的小型機場,天氣晴朗的話,可以滿足中型運輸機的正常起降作業。可以說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山站已經成為中國在極地地區一個有著強大後勤保障能力的科研基地。
哼哼唧唧地洗了個熱水澡後,看了看時間,已經午夜三點,考慮到南極與國內有著三個小時的時差,閑來無事的陳一凡便用站內的海事通訊係統給國內的幾個夜貓子同學打了個電話。
得知陳一凡現在已經到了南極,以前的那幾個狐朋狗友個個羨慕不已,非要陳一凡在南極那裏多拍些照片,對此甚為得意的陳一凡一一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