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偵查荷蘭人的兵船很順利,荷蘭人完全沒有想到過,他們盟友的船上,坐著一位明國大官,台灣島上最大勢力的掌權者。
荷蘭人的海船果然都模仿了英國人,大口徑的加農炮這類重炮並非沒有,隻是裝備很少,隻有相當於遠程火炮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寇菲林長炮最多,唐繼光還從中發現了多門十七磅的寇菲林長炮。這類型長炮東江鎮當初也準備了,射程達到五裏遠!口徑達到5.25英寸!換算為毫米,也就是133MM口徑火炮。
不過無論怎麼說也好,情況也順了唐繼光的心意。隻是戰爭還暫時不大可能爆發!因為信風會在三月轉風,從北風變為南風。
而現在已經十二月了,也就是隻有大概兩個月的時間和敵人戰鬥。光是來回就需要差不多一個月了,期間對峙、互相試探等手段,還不知道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在這個時候爆發戰爭,時間太過緊張了!一旦不能夠擊敗敵人,沒有充足的港口停泊軍艦,很可能會陷入南風帶來的熱帶暴雨當中,這其中的危險就不需要多說了。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唐繼光以台灣為據點,大肆打造軍艦。大型的軍艦也許來不及,但小型的火船卻容易。以工匠學徒人數已經達到一千五百人的淡水造船廠而言,能夠運載二十人的海洋火船,差不多一天就能夠打造出一艘來。
唐繼光還在福建一帶發布懸賞令,殺死一個荷蘭人,便可以得到五十兩銀子!須知這個時候,女真人的人頭,一個也就是十五六兩銀子而已!尋常叛賊人頭,也就五兩銀子!並且低價提供火船,隻要燒毀一艘荷蘭人的軍艦,最少都可以得到八百兩!
最多的,如果燒毀或者重創得了旗艦格羅寧根號,得到的錢更加多。燒毀可以得到五萬兩白花花的影子,外加一個百戶官銜!重創就按照情況給銀子,不過最少都有一萬兩,外加個小旗官銜!
要名有名,要利有利,大量的海盜聚集到台北城一帶。為了防止他們騷擾百姓,唐繼光專門劃分了一片區域給他們。唐繼光其中還順勢招募了五百多名海盜。
荷蘭水師都督雷耶斯也不是弱手來的,雖然不少史書都鼓吹明軍擊敗荷蘭水師,但實際情況則是明軍慘勝。荷蘭人才調動一千幾百人,明軍以一省之力進攻,雷耶斯的能力也算得上不錯。
更叫人無奈的是最後明軍不知道出於何種心理,也許後繼乏力,也許害怕荷蘭報複,甚至目光短淺。明軍隻是要求驅逐了荷蘭人,讓荷蘭人拆除要塞就作罷。甚至為了讓荷蘭人走,南居益更是禍水東移,讓荷蘭人到大員發展。這個大員自然就是台灣了,自此就有了後續荷蘭人統治台灣三十多年的曆史。而事實上當時的情況,南居益完全可以斬草除根。
言歸正傳,雷耶斯這段時間也在招募海盜,同時加固要塞,以圖以此為據點,侵擾福建沿海。有人奇怪了,雷耶斯也招募海盜?海盜不是到了唐繼光那裏嗎?
自然不全是了,須知台灣海峽非常重要,這個時代的商船都走台灣海峽。而這條財富路,自然被福建海盜據為己有。但當時廣東海盜並不弱,有劉香、李魁奇、何斌、鄭盡心、蔡牽、朱獖等半盜半商的人,也有專職當海盜的馬胡子、出海蛟、麻子李等悍匪。
大海茫茫,兩地如何劃分海域可就困難,這個時代可沒有導航器一說的。福建海盜貪婪香江一帶的繁榮,廣東海盜自然也貪婪台灣海峽這條水道。再加上勢力難以劃分,兩地結仇可不少。
再加上不知道是處於想奪回根基,還是什麼緣由。李旦居然若隱若現的出現在荷蘭水師都督雷耶斯的背後。根據某一名戰後的被俘的海盜吐露,李旦在暗中借了十二萬達克特給荷蘭人。達克特是歐洲廣泛流通的貨幣,金質,一枚約莫一錢重。按照一黃金十白銀的兌換計算,這就是十二萬兩白銀!或者一萬二千兩黃金!
無論放在那裏,這都不是一筆小錢!甚至都足夠支持一場四五千人的戰爭的軍費。
當然了,暫時唐繼光還不知道這事情。
而廣東海盜那裏,也有大概二百多名數典忘祖的敗類,還有約莫一百人的日本浪人接受了雷耶斯的雇傭。鑒於現任巡撫商周祚靖邊不力,朝廷也罷免了商周祚的官職,讓主戰派的南居益代理。
也不知道那裏得來消息,南居益知道了唐繼光在台北。派人請唐繼光去福州城商議事情。唐繼光自然不願意去了!並非是對南居益有什麼意見,實在是無論當時還是二十一世紀,無故離開防區,放在那裏,都不是一件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