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船漏水了(2 / 3)

許梁的話倒是把範誌完激動得差點跳起來,他滿臉通紅,激動地手舞足蹈:“巡撫大人,下官敢以性命擔保,下官所言,句句屬實!”

許梁走了過去,親切地扶著範誌完,點點頭,道:“誌完,本官當然相信你的話。隻是,這件事情牽連極大,僅僅是我這個遼東巡撫相信,那是不成的。咱們最終的目的,那是要治那些人的罪!而治罪,光靠說那是辦不到的,咱們得有證據!證據,你懂我的意思嗎?”

範誌完愣了愣,恍然地點頭,“下官明白!巡撫大人放心,下官必定會找出那些人貪墨的罪證!”

許梁緩緩點頭,認真地看著範誌完:“好,誌完,本官等你的好消息。恩,本官初來遼東,遼東文武對本官尚存有戒備之心,所以在搜集罪證這些事情上,本官怕是幫不了你什麼忙!不過,我會吩咐巡撫衙門裏的淩青,一旦你有什麼困難,盡可以來巡撫衙門找淩青!”

範誌完深受感動,熱淚盈眶地看著許梁。

許梁又仔細地囑咐範誌完要注意安全之類的話,讓範誌完聽了心裏暖洋洋的,士氣大增隨後,便鄭重地向許梁等人告辭,雄糾糾,氣昂昂地回去搜尋罪證去了。

戴風皺眉,看著許梁,“賢婿,你當真要插手調查這件事情?”

許梁微微一笑,道:“我總不能說,我壓根就這想管遼東的這堆爛事吧?難得碰見範誌完這樣的熱血青年,總不能冷了人家一顆進取的心!”

“那,咱們需要做什麼?”戴風問。

許梁挑了挑眉毛,詭異地一笑,攤手說道:“咱們什麼都不用做。等著就成了。嗯,淩青,你在寧遠就多留心一下範誌完,如果範誌完當真能找出某些官員貪墨的確鑿證據,立即稟報給我。”

“是。”淩青點頭。

許梁等人在寧遠巡撫衙門用過午飯,便起程回覺華島。

一個時辰之後,許梁等人趕到了寧遠城外三十裏的興城碼頭,碼頭上停放著三艘可以搭戴三百人的帆船。許梁從覺華島來寧遠開會之時,登岸之後,隨行的三艘船便交給碼頭的明軍士兵看守。

看得出來,這些明軍士兵懾於許梁遼東巡撫的名頭,做事也相當用心,三艘船停靠的地方,一直處於戒嚴狀態,見許梁等人過來要登船,看守的明軍士兵才鬆了口氣,恭敬地將船轉交給梁軍士兵。

揚帆,起航,興城碼頭到覺華島也就三十裏不到的水路,用不了一個時辰,便能趕到。

兩艘船護衛著中間一艘,許梁,戴風和徐長青三人便在中間那艘船上。海風習習,濕潤而涼爽。

許梁在船頭迎風而立,享受著海風吹過臉頰的舒適。戴風,徐長青就陪在一側。

“你看這海麵上的這些漁民,如果沒有清軍的襲擾,這些沿海百姓的生活,該是多麼安寧。日出出海,日落歸航,一天的收獲便在這一次次撒網之中。”許梁指著海麵上,離著自己的船隻幾十米遠處的幾艘打魚船,語氣欣欣然說道。

徐長青對遼東的情況很熟悉,看了看那幾艘漁船,徐長青感慨道:“嘉慶年間的時候,威海海域的漁民還時常受到沿海倭寇的侵略,後來倭寇被打老實了,遼東的漁民們過了幾年太平日子,不成想到了天啟年間,建州女真人又開始頻頻襲擾!如今更是了不得,皇太極建了大清國,清軍的騎兵想來就來,想撤便撤,簡真把遼東地區當作了他自己家的後花園!大人別看這些漁民能夠如此安詳的捕魚,還多虧了孫閣老恐固了關寧防線!”

許梁微微點頭,感慨道:“要是這樣說起來,孫閣老的堡壘戰術,倒也並不全是一無是處。隻不過作用大小而已。”

徐青長附合。隨後戴風也插嘴進來,三人聊了些愉快的話題。

三艘船一路乘風破浪,朝覺華島駛去。又遠離了興城碼頭約摸二十裏的路程,許梁,戴風,徐長青也在船頭呆久了,便決定進船倉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