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風挑了挑眉頭,“本將軍心眼比較實在,我要得到許梁的親口指派。”
嘶!嘶!這次,倒吸涼氣的大人就更多了。眾遼東官員震驚地看著戴風,他們原本以為許梁作為遼東巡撫,當眾與祖大壽過招,並且把祖大壽打趴下就已經夠狂妄的了,想不到連他帶來的人,也都這麼幹脆直接,一點也不給堂堂薊遼總督麵子!
孫閣老臉色沉了下去,然後看向許梁,臉上的肌肉似乎笑了笑,問道:“那……許大人你就說兩句吧?”
許梁抬頭,大有深意地看了孫閣老一眼,然後整了整官袍,眼光掃視一圈在座的諸位官員,嘴角劃出一個譏誚的弧度,朗聲說道:“既然總督大人要本官說兩句,那我就簡單說兩句:關於抽調戴風的人馬修築大淩河堡之事,我不同意!”
語氣堅決,不容置疑。
眾遼東文武一臉愕然地看著許梁,連一直漠不關心的東江水師提督黃龍都驚訝地抬頭,饒有興趣地打量著許梁。
何可綱,吳襄,吳三桂等人又驚又怒地瞪著許梁。旁邊的寧遠知府高工感受到堂上官員投射過來的眼光中的敵意,不由悄悄挪了挪坐椅,盡可能離許梁遠一些。他都有些後心悔剛剛刻意地向許梁獻殷勤了!
何可綱漲紅了臉色,瞪著許梁,沉聲喝道:“巡撫大人,重修大淩河堡一事,可是總督大人的提議!”
孫閣老臉色一沉,轉臉盯著許梁,“許梁?你給老夫一個理由!”
許梁一臉譏誚地看著何可綱,冷笑道:“何將軍打得好算盤!輕輕動動嘴皮子,便想要了我兩萬五千梁軍將士前去替你賣命!嘿嘿,你我非親非故,本官何須給你這麼大的麵子!大淩河堡,你們想重築,那就盡管去築便是!至於想抽調我梁軍士兵,那想都別想!”
“你!!”何可綱氣得渾身輕顫,緊握拳頭,惡狠狠地瞪著許梁。
“巡撫大人好大的威風!”一個年輕的聲音冷笑著道,吳三桂開口了,他盯著許梁,嘲諷道:“巡撫大人莫不是忘記了,遼東可不是巡撫大人一人的遼東,之上還有總督在呢。似巡撫大人這樣不服調派,不遵上命,可是要擁兵造反不成?!”
啊?吳三桂語氣陰毒,開口便是擁兵造反的大帽子往許梁頭上叩了過去。眾遼東文武都驚駭地看著許梁。
許梁譏笑道:“吳三桂年紀輕輕,帶兵打仗的本事稀鬆平常,但往人頭上亂扣罪名的本事倒是令本官刮目相看哪。本官手下的三萬梁軍,相比於當泥瓦匠修城牆來說,本官有更大的用途!”
“嗯?”孫閣老驚疑地看著許梁,沉聲問道:“許大人想用三萬梁軍做什麼?”
許梁輕輕地笑了笑,探手往東方指去,朝孫閣老拱手道:“本官正要稟報總督大人,本官決定,一個月之後,兵發金州!以旅順,南關,金州為根基,聯合周邊島嶼,步步為營,往北邊推進,驅逐清軍,光複遼東半島!”
孫閣老渾身一震,許梁的野心居然這麼大,剛到遼東才一個月不到,便想著光複遼東半島?孫閣老以前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先收複了遼東半島,然而遼東半島與關寧防線之前隔著一座大海,而以東江水師的能力,還不足以控製整個威海海域。且不說收複遼東半島耗費的人力物力,即便成功收複,收複之後的城池總要派兵駐守吧?這就進一步分散了遼東的兵力,況且遼東半島與關寧防線之間依舊相距甚遠,清軍若想進攻大明,依舊可以直接攻擊關寧防線,而從遼東半島要派兵增援的話,水路要五六天,走陸路的話,更要繞道三岔河,等援兵趕到,黃花菜都涼了!
基於以上原因,孫閣老及時將收複遼東半島的想法熄滅,隻留了東江水師和東江軍在遼東半島附近打打遊擊,騷擾清軍而已,他的發展方向,依舊在關寧防線!
現在,許梁居然說要收複遼東半島?他哪來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