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舌戰群儒(1 / 2)

衝新書榜了!各位來點票票收下藏好不?可愛要磕破頭了。

下午或晚上還有更新。

^^^^^^^^^^^^^^^^^^^^^^^^^^^^^^^^^^^^^^^^^^^

話說諸葛亮和陳孫二人進了大殿,嗬~~二百多位大儒,有張昭、闞澤、魯肅、顧雍、諸葛瑾、嚴畯等等,盡管兩位異地來客不認識這些人,但瞧這陣勢也是夠強。

魯肅先發話了:“賜座!”隻見士兵拿來了一張椅子。

魯肅便質問士兵說:“為何隻拿一張椅子?”

陳孫搶先答道:“師傅在上,師傅坐,徒兒站著。”

魯肅瞧了瞧陳孫,再看看諸葛亮,莫非這陳孫是諸葛亮的徒弟?隨即魯肅給陳孫和諸葛亮兩人介紹了諸位大儒。

張昭起了身,問道:“你們兩人是何許人也?也敢來做使者?!”

諸葛亮一拱手,低頭一鞠躬,笑嗬嗬的說:“在下是晚輩諸葛亮,這位是在下的徒兒陳孫。”

張昭輕蔑的“哼”了一聲說:“小兒不足拒也!要不先來一場詩詞比賽如何?”

諸葛亮點頭應允,說:“甚妙!可讓小徒先來,為師殿後。”

張昭氣得直跺腳,指著諸葛亮說:“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魯肅拍拍張昭的肩說:“不必如此計較。那麼在下先出一題,現在已是傍晚,傍晚明月初出,不如將軍就先以明月為題作首詩好了。”

陳孫很是一驚,左腳不自覺的向後顫動了一下,作詩?跟這麼多大儒比?天哪!!

嚴畯說:“請速速應答,不如就按十步來走,看你要用多少步!”

陳孫硬著頭皮一邊走一邊想,明月?望明月?哦!舉頭望明月!

陳孫回身立即答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魯肅拍手叫好,但是張昭卻沒有改變剛剛的態度。

張昭再度起身說:“魯肅你的題不好,老夫來出一道!現今已是初春,萬物複蘇,請以此為題,作首詩吧。”

陳孫繼續踱步想,萬物複蘇?綠色``````樹葉?不是啊~~~草?草的?``````

陳孫心裏“啊”了一聲,轉身便答:“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諸葛亮聽了也覺得此詩夠妙,稍微衝陳孫點了點頭。

張昭氣急跺腳,攔住嚴畯,自己繼續出題:“我江南美景,以此為題!”魯肅忙攔住張昭說:“張昭,這江南美景來客未曾觀賞過,豈能作詩?”張昭瞪了魯肅一眼,把他推開。

陳孫這回張口就來:“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弄輕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張昭氣急敗壞的說:“這是江南美景?!”

陳孫瞥了一眼諸葛亮,也裝作笑嗬嗬的一臉的儒生氣象,說道:“誒~~張昭先生可能有所不知,這江南有‘武林水’(即西湖,班固《後漢書》記載),‘武林水’中多荷花,荷花初夏開始張開,此正為東吳初夏之美圖耳。張昭你怎能不知哪?”這個“耳”字看過《易中天品三國》的可能都記憶猶新,易中天教授說過這個“耳”,是一個不好的字眼,略帶嘲諷,用這來諷刺張昭豈能不讓這大儒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