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威這個人,還真是個大人才,不僅有卓越的政治頭腦,非凡的能力,在做人道德這方麵,也是讓人心服口服。根據《資治通鑒》記載,“隋文帝在皇宮沒設置了很多帳幔,是指帷幔的別稱,是一種用於室內遮掩的帷幕,帳幔通常由布帛等材料製成,用來遮擋並懸掛起來的布、綢子、絲絨等。這倒還好,但楊堅帳幔的鉤子,都是用銀子做的。這可把蘇威心疼壞了,於是他開始不停的找楊堅講道理,一遍又一遍的給楊堅講節約的好處。楊堅聽了大受感動,立即就下令把鉤子換成鐵的。
不僅如此,蘇威還做了一般大臣不敢做的事,在當時,楊堅的話,就是聖旨,天下人都要聽從。有個小官吏,不知為何就把楊堅得罪了,使得楊堅很氣憤,非得要殺了他不可。但蘇威這時候站出來,他翻遍了當時的法律,說沒有哪一條說,官員得罪了皇帝就要被殺頭的,從我這過不去,我堅決反對,可見蘇威這個人很有魄力。於是他勸誡楊堅要尊重法律,一切走程序,不能壞了規矩。
楊堅能聽嗎?身為真命天子的他,可以不聽從任何人的提議,更何況,他還在氣憤,不肯聽蘇威的勸誡,並且還表示自己要親手殺了那個官吏。楊堅提刀就要來殺了那個官員,蘇威此刻肯定感覺自己說不行了,於是就把自己的身體擋在了那名官員的身前,楊堅哪舍得殺了蘇威,就要繞開他。楊堅此刻肯定忘了蘇威是個堅定立場的人,蘇威依舊擋在那名官員身前。最終楊堅無奈的決定就此作罷,不再追究那名官員,由此可見啊,楊堅對蘇威絕對是真愛。
楊堅可不是昏君,過了一些時日,他逐漸明白過來,蘇威這是為我好呀,於是喊來蘇威,對他說,“你要能一直這樣做,我沒有什麼可以憂慮的了。”像蘇威這般,做到了宰相的位置,還能不逢迎皇帝,如此有原則的人,楊堅二話不說,升官發財。讓蘇威兼任大理寺卿,京兆伊,禦史大夫,一下子身兼隋朝五個要職,可以說是占據了朝堂的半壁江山。
你做的太好,就會有人羨慕嫉妒恨,無論是在現在,還是在過去,都是如此。蘇威身兼數職,樣樣精細,不容得一絲馬虎。於是引起了部分官員的不滿,禦史梁毗忍不了了,上書彈劾蘇威,說他貪圖權勢,自己霸占朝堂,不能舉薦賢能的人。大家可以想想當你特別特別喜歡一個事物的時候,別人說它的壞話,你能聽進去嘛?顯然是不能,楊堅也是如此。於是表明立場支持蘇威,還駁斥梁毗說,蘇威誌向遠大,為了國家盡心盡力,為國家操碎了心,就算他不能舉薦賢能的人,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事不用再提了,下去吧。楊堅怕此事對蘇威有影響,還轉過頭勸慰蘇威去了,他對蘇威說,你施展才能的時候就放開手腳,大膽作為,想歇歇的時候就停下來。最護犢子的方式也就這樣了吧,楊堅把自己的所有偏愛都給了蘇威。
不行了不行了,看到這裏,高穎坐不住了,表示自己要辭職,把自己的位置讓給蘇威。楊堅豈會讓高穎走,蘇威和高穎誰走了都得不償失,於是對高穎說,蘇威是你舉薦的人才,我還沒好好賞賜你,你不能走。還有你放心好了,好好當你的官做你的事就行。看似高穎要辭職,其實他和楊堅在演雙簧,一唱一和,兩人默契配合,通過此事提高蘇威地位,也使得高穎得到了心胸寬廣的名聲,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