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先放一段劉恕的《通鑒外紀》保命:“上古至周厲王無年可紀,而皇甫謐諸儒所紀皆有年,眾說差互不同,及疑事異端備列於注以示傳聞異辭”,我肯定是沒有注的,所以信則有,不信則無謝謝)

(作者發現,明代查到上古的人幹了什麼,之前還沒有人記載過,說的就是你,張岱《夜航船》,當然,作者信了,信則有,不信則無唄)

太昊長的人首蛇身,因為像日月一般,也叫太昊,人們都說他是仙人,他還有個妹妹叫女媧,蛇身人首,也是個仙人(《通鑒外紀·包犧氏》)

說起太昊,他算是帝了,他發明了很多東西,但這些之後有的是時間提

他一上位,就想到我們民眾有個缺點:人們隻知道他的母親而不是父親,睡覺能蓋住前麵就蓋住前麵,後麵是一點不蓋,躺下來喘氣,醒過來又喘氣,餓了就吃,吃完就丟,茹毛飲血穿獵物皮,何其髒亂差!(《白虎通·號》)

於是他每天坐在方壇上,看著天就想天象,看著地就想著地法,看著鳥獸就想著文字,離得近的觀察紋理方向,離得遠的觀察規律形體,終於在三個月後把八卦畫了出來,他的八卦如同楔形文字,比《禹王碑》的還要抽象,我頓感惡夢要來了,果不其然明天我就被迫講解他的八卦,要不是旁白幫我我還真不會(《帝王世紀》) (《太史公自序》)(《拾遺記》)(《尚書序》)(《尚書大傳》)

【啊……啊……啊這個是“巽”!】

“巽!”

“沒錯!仙人之名果真不愧!”

【這個是……emmm“兌”】

“兌!”

“答對了!”

就這樣,八個時辰後,太昊的八卦已經遍布各部落了,人們都說是仙人之作

這件事過去後,本來可以青史留名的他還覺得不夠,他依然是一副修仙模樣,過了半個月,他又悟了,他悟出風、寒、暑、濕、燥、熱是生病的原因,又輔以陰陽,把砭給做了出來,別看字生僻,其實就是石針,太昊說:“人民早夭之事,讓我急不可耐,這才急中生智!”

太昊找了幾個手藝人,按照太昊說的,做出了镵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太昊緊繃的神經終於放鬆了,又跟鄰居談天說地了(《永樂大典》卷二萬三百十一)(《帝王世紀》)

誰知他悟性奇高,有一次外出散心,看到有鳳凰站在泡桐上,就照著他的形狀,刻出一把琴來,高122厘米,長240厘米,用七個神繭作二十弦(《爾雅》)(《太古遺音》卷二)(《琴操·卷上》)

同時太昊也不浪費,把泡桐砍了(鳳凰:?),在思考要幹什麼,我提了個建議,叫他修史,他也不是傻子,當即決定用針來刻字,不過字很抽象,比如කයය,ඉයමෙ(仙灼灼,助吾太昊),這裏又得感謝係統了,不然我還真看不懂這籍《仙錄》(《夜航船·文學部·書簡》)(《舊唐書·誌·第二十五》)

太昊每天都反複閱讀《仙錄》,咱也不知道他怎麼悟出來的,把一半泡桐做成蕭,十六管,據說是因為他看《仙錄》敲竹子的時候悟出來的,最後還浩浩蕩蕩的領著族人到海邊,就地取材手工搓網,一邊搓一邊唱歌,歌名《網罟》(《易傳·係辭傳下·第二章》)(《通禮義纂》)(《辨樂論》)

他還有個孩子,但是我也不知道名字,但我知道他是有蟜氏的首領

他在死前一年,把婚禮也製成了,是要以一對鹿皮為嘉禮,這下生育問題也解決了(《夜航船·禮樂部·禮製一·婚姻》)(《通典·卷四十一·禮一·沿革一》)

最後他死了,葬在襄陽峴山(《帝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