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劉盛等人引著大勝之兵回到平縣之後,犒賞三軍,日夜飲宴;所謂兵不厭詐,孟津、平縣兩處大營在歡慶之餘亦是嚴陣以待。劉盛把郭嘉之言轉述給眾文武之後,龐統急忙進言道:“主公,此中必定有詐!”
劉盛沉思片刻後說道:“我也覺得那郭嘉言語之中似乎頗有不實之處。”
正在此時,探馬來報,說是曹仁引著大軍驅趕著洛陽百姓正往函穀關方向行進。
眾人聞言大呼上當,周倉虎目圓睜,怒道:“主公,屬下這就引本部人馬前往,殺了曹仁那廝。”
諸葛亮上前進言道:“萬萬不可,主公既已承若半月之內絕不出兵,我軍就應按兵不動,整兵待戰;再者那曹仁大軍與百姓相互混雜,一旦交兵,則必傷及無辜百姓,此計歹毒,就放那曹仁一馬。”
徐庶一旁搖頭歎道:“恐怕沒那麼簡單,屬下認為那曹操或許要遷潼關以東人口退往長安,深溝高壘,堅壁清野。”
“難道那曹操竟要效仿逆賊董卓?”趙雲怒不可遏,“若真如此,我軍又何必守那半月之期!”
“二哥不要動怒,咱們靜觀其變,伺機行事。”劉盛此刻早已後悔當日一時口快惹下的麻煩,但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眾人見此光景,紛紛隨聲附和。
夏侯惇收到兄弟戰死的消息,一時間悲憤難當,失聲痛哭。賈詡一旁慰道:“將軍節哀,此時應以大局為重,在下與公明堅守襄陽,將軍速速驅南陽百姓入弘農。”
轉眼間半月已過,此時夏侯惇、曹仁等人引著數萬人馬,驅趕著百萬民眾一路前往長安,一時間哀嚎遍地,一些老弱病殘實在跟不上行進的速度便被棄之荒野由其自生自滅。真可謂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不知此刻的曹操對自己的大作又做何感想。
孫、劉兩家識破曹操詭計之後加緊進攻襄陽、函穀關,三方又鏊兵兩月有餘,俱感無力再戰,各自罷兵休整,伺機而動。此時南陽、弘農、洛陽、河東四處百姓已經進入潼關,襄陽、函穀關兩處人馬也已踏上歸程。
劉盛大軍一路西進,到處都是杳無人煙,見此光景劉盛不由得慨歎道:“曹賊此計真可謂是釜底抽薪,我大軍苦戰半年有餘,折損數萬人馬,換來的卻是一座座空城。”
“主公不必傷懷,幸好那曹賊不似董卓一樣喪心病狂,主公隻需將冀州、並州的部分人口遷至洛陽、弘農、河東三地,數年之後便可恢複元氣。”
劉盛聞言點頭道:“孔明所言極是,速速令人前往冀州、並州各郡、縣張貼榜文,言明:遷居三地者終生免服徭役,五年之內免除所有賦稅。。。。。。”
劉盛令黃忠為弘農太守,張頜、高覽為輔,引本部人馬坐鎮弘農;馬超為河南太守,馬岱為輔,引本部人馬坐鎮洛陽;嚴綱為河東太守;單經為河內太守,全權處理各郡人口安置問題,自己則親率大軍返回昌邑。
周瑜、程普本想趁勢奪取弘農,但見到襄陽的慘狀之後便放棄了此種想法。同時周瑜也明白:第一,劉盛不可能任其奪取弘農。第二,拿下弘農之後就意味著要替劉盛做擋箭牌了。
曹、劉兩家大戰過後,元氣大傷。曹操這邊忙著將百萬人口安置在益、雍、涼三州,劉盛這邊同樣忙著把人去樓空的弘農、河東、洛陽三地的人口補齊。孫權這邊也沒有閑著,一邊忙著往南陽補充人口,一邊忙著遷都和建濡須軍港,一時間三家大搞內政建設。
劉盛見寶貝兒子劉鎮在各方麵都可以獨當一麵了,於是便放心地將軍政大權暫時交由他來掌管,關羽、趙雲、沮授等人一旁輔佐,自己又開始過上悠閑放鬆的日子了。禰衡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忙著在司州(沮授等人將河南、河內、河東、弘農四郡劃為司州,任命黃忠為州牧,治所設在弘農)一帶廣開溝渠,興修水利,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四郡已然麵貌一新,人口數量激增。劉備的徐州越發的興旺發達,廣陵的水軍也訓練的有模有樣,雖說暫時還無法與江東水師匹敵,但也相去不遠了。
曹操痛定思痛,決定據守潼關天險,厲兵秣馬,待元氣恢複之後再從巴西順江而下,水陸並進攻取江陵,進而攻占荊州,一雪前恥。為了鼓舞將士們低糜的士氣,曹操犒賞三軍,上表對有功之臣大肆封賞。張遼自然是首功,加車騎大將軍,閬中侯,食邑三千戶,坐鎮閬中;夏侯惇為驃騎大將軍,華陰侯,食邑三千戶,坐鎮潼關,其餘眾文武均加官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