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張彧和項鴻坤二人,盡管此次戰役不利,卻對明廷產生了相當影響。”

“戰事一過,若明廷大獲全勝,內部便不再有戰火,這對我大清並不有利!”

“再者,前有人說,我大清目前應靜待時機,但各位忘了,我們在休整時,難道明廷也不是嗎?”

“如今,明廷已穩定了陝西,又平定了江蘇和浙江,一旦新稅順利執行,明廷國庫將再不會缺銀!”

“屆時,明廷國力將大幅提升,而我們隻在遼東一小塊地,與明廷比起來,幾乎微不足道!”

“拖得越久,明廷國力越強,最終,他們必將北伐,屆時,我們恐怕會十分被動!”

“因此,這次,我們必須出兵,趁江蘇和浙江未平定,我們需南下!”

巫師的聲音雖不大,卻響徹大政殿!

在場眾人愣住了。

“沒錯,國師說得對,張彧和項鴻坤造反原因就是新稅,若明廷成功執行,我大清還有機會入關嗎?”

“國師之言不虛!”

“皇上,我認為國師的主意好極了,大清必須出兵,不能給明廷喘息的機會!”

“若明廷有了喘息的機會,後果堪虞!”

多爾袞、多鐸等人紛紛附和巫師的建議。

皇太極眯起眼,巫師說得有道理。

為何大清在崇禎三年能與大明抗衡?皇太極清楚,除了薩爾滸一戰,幾乎未與大明正麵對抗,全憑大明內訌!

大明的天災、陝西起義,每次起義,大清就進攻大明,讓大明無法全力剿滅義軍,令大明投鼠忌器!

這讓義軍逐漸壯大!

大明四分五裂。

現在陝西穩定,明廷得到大量高產農作物,即使再遇天災,也難以利用機會!

若加上徹底執行新稅,穩定江蘇和浙江,新稅將勢不可擋!

隻要有錢,明廷必恢複元氣,變得更強大。

大清與大明綜合國力不在一個級別!

所以,大清可能失去主動攻擊大明的機會!

皇太極眼中閃過銳利光芒,道:“國師言之有理,此戰必打!”

“我已決定,國師全權負責此次征戰與張彧交涉!”

“大清必須擺脫前恥,狠狠打擊大明!”

“不能讓明廷喘息!”

決策定下!

“皇上聖明!”

巫師等人齊聲稱讚。

……

宿遷大捷消息不僅傳到大明大清,也傳到了邊關將領手中。

關寧。

孫承宗等將領收到消息,歡騰不已。

“沒想到太子竟能率領大軍,平定江蘇叛亂!”

“太子殿下真是勇猛無比!”

“我曾擔心太子過於年幼,不善統軍,現在看來,實在出乎意料!”

……

關寧的將領讚揚朱慈烺,特別是他少勝多,無一傷亡,讓眾將佩服不已。

他們曾懷疑崇禎派朱慈烺率五千兵平亂,現在看來完全錯了。

孫承宗欣慰地說:“太子殿下實乃神威凜凜,武藝非凡,對大明江山實在是大福啊!”

他一直在向崇禎請兵南下,看到捷報,心終於落定。

他可以安心鎮守北方,防範韃子。

同時,袁崇煥、盧象升也接到消息。

袁崇煥吃了一驚。

他曾是大明一代名將,但現在局勢詭異。盧象升崛起,先破陝西義軍,再斬兩萬建虜,更勝一籌。

現在連個三歲的小太子都能以五千兵擊敗十倍敵軍!

袁崇煥感歎自己老了,後輩厲害。

盧象升看著報紙,不禁感慨。

山西巡撫衙門,盧象坤等人同樣對朱慈烺讚歎有加。他們尊崇能打勝仗的人。

“太子殿下真是厲害!”

“率五千兵,南下平亂,真是了不起!”

盧象坤等人激動讚揚,尤其誇讚朱慈烺。這個三歲的小孩有如此戰績,真是奇跡。

盧象升冷靜觀察報紙,隨後陷入沉思。

“火器竟能如此強大?”

他自語,陷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