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對衝(1 / 2)

李家和金融大鱷的對抗已經進入到了高潮。

是的,一來就進入了高潮。

國際金融來的快去得也快,隻要李家能夠撐過這段時間,那麼李家就能不戰而勝。因為國際金融大鱷通常都是瞄準簡單安全的目標,一旦陷入拉鋸戰,金融大鱷身後的炒家們信心就會逐漸崩塌,導致資金鏈斷裂,甚至擠兌。而陷入拉鋸戰後,當地的經濟則會進入一個“台風眼”時期:雖然現在很平靜,但是如果沒有撐住那麼經濟就會崩潰。而“台風眼”時期的經濟會讓當地經濟像往常一樣,拉鋸戰則可能讓當地人得到信心,至少眼下沒有崩潰的預兆。此消彼長之下,如果不能速勝,國際金融資本便會撤資。

所以國際金融大鱷雖然來勢洶洶,但是隻要防守成功,那麼經濟危機立刻就會過去。

以我們世界的20世紀末期亞洲金融風暴為例,索羅斯在1997年3月3日盯上泰國,並在眾多西方“好漢”的幫助之下,於5月讓泰銖崩盤。但5月20日,泰國以全國之力一搏,讓泰銖重回高位。

可是索羅斯憑其直覺,認為泰國中央銀行所能使出的全盤招術也就莫過於此了,泰國人在使出渾身解數之後,雖然讓國際金融大鱷們損失3億美元,挨了當頭一棒。但是並沒有使國際金融大鱷們陷入絕境,喪失戰略主動權,所遭受的損失相對而言也隻是比較輕微的。

正是如此,索羅斯在泰國回光返照之後立刻發動新攻勢,於6月重創泰銖,並在1997年7月24日擊破泰銖曆史最低點。雙方的經濟戰僅僅持續不到2個月便結束,幾乎是一擊斃命。

同樣的,如果陷入拉鋸戰,比如索羅斯狙擊香港,也有結果。

1997年10月份,國際投機家和香港市場的資本家聯合,在貨幣市場、股市、實物市場等各個市場聯合作戰,靠著各個市場的連鎖反應,結果是最終全麵擴大了投機家的勝利果實。並在後續的3次作戰中獲利極多,這是他們第一次速擊取勝。

1998年,當國際金融資本第四次進軍香港時,中央扶持之下,特區政府已經做好了經濟戰的準備。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國際炒家再次通過對衝基金,接連不斷地狙擊港幣,以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顯,他們對港幣進行的隻是表麵的進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標,聲東擊西是國際資本選擇投機活動的一貫手段,並多次成功。

但是當時間進入8月底時,由於在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遲遲見不到收益,一些投機家已經動搖。由於資金鏈斷裂,大量投機商不得不拋售自己的籌碼以回血。到9月結束時,國際炒家已經輸了,雖然索羅斯揣測總的在亞洲金融風暴總共獲利20億美金,但是在香港損失約8億美金。

所以李家能成麼?

…………

“少爺,我們的很多貨被別人收了。”下人向李利報告說道。

“讓他們收,我倒要看看,他們能吃下多少。”李利抿了一口茶水,隨後說道:“奧斯曼那邊的茶葉不怎麼樣啊,真是茶葉品質不行就以炫技為噱頭安慰自己。”

下人道:“那少爺這些土耳其茶葉還要嗎?”

“嗯,說得好。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李利看著自己朋友送來的茶葉吩咐道:“既然如此,那讓你們分了吧。留一點兒在倉庫,什麼時候想吃了再來。別的嘛,你們看著分了。”

下人欣喜。

下人退下之後,李利看著自己茶杯裏的茶葉道:“茶?”

隨後看了看南邊,緩緩說道:“茶。”

李利站起身,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往這邊來。

“夫君。”妻子問候。

“嗯。”李利簡單應付了一下便要走。

“又是要去南邊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