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朝鮮之爭奪(1 / 3)

十一月,英俄爾岱奉皇太極之命再赴朝鮮,這是他第四次赴朝鮮交涉,與以往盛氣淩人不同,這次出使朝鮮相當棘手,因為後金如果無法獲得朝鮮糧食援助的話,這個冬季恐怕陷入大麵積餓死人的困境。同行的有八旗貿易人員近八十多人,除了後金特產人參,毛皮外,英俄爾岱還攜帶了三百多戰馬,懷著皇太極親筆信,希望這次能見上李倧一麵。

僅僅一年時間,明國東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從沈世奎死後,東江在總兵尚可喜等帶領下保持著對後金咄咄逼人的態勢,東江軍在鳳城,寬甸,蘇甸子江堡,牛毛寨,赫圖阿拉一帶與後金對峙,由於後金八旗jing銳盡數抽調圍困磨盤城,這些地方能夠在糧草缺乏的情況下力保城池不失就很不容易了,東江軍幾乎占據了大部分朝鮮與後金接壤的邊境,使得朝鮮麵臨後金方麵的壓力大大減小,英俄爾岱還記得當年簽訂“平壤之盟”時候,朝鮮方麵對自己的熱情款待。

“弱國無外交啊!”英俄爾岱歎了口氣,長期負責與朝鮮交涉,朝鮮君臣的嘴臉他已經看得太多,對這句話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過想到大汗的自己的信任,英俄爾岱心裏又是一陣感動,皇太極在給李倧的書信的是這樣說的:“特遣英俄爾岱達意,諸凡議論,悉令英俄爾岱口傳……”

這就是完全委托他全權處理交涉事宜了,英俄爾岱對自己還是有些信心,隻要能順利見到李倧,他自認能充分發揮斡旋的本領,最不濟也能要到一批糧食度過目前的困難時期。

對於這次出使朝鮮,後金八旗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以濟爾哈朗,代善等為首,主張抽調圍困磨盤城的八旗一部兵馬開進朝鮮邊境,大軍壓境下朝鮮顯然會屈服得更快,另一種則是範文程等六部承政等漢人意見,以談為主,哪怕朝鮮方麵條件怎麼苛刻都好,隻要能渡過目前的困境就行,圍死了東江背後的旅順驃騎軍,所有問題都會應刃而解。

各旗旗主幾乎都支持濟爾哈朗和代善,好比阿巴泰,多爾袞等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磨盤城打得實在艱苦,一個月時間八旗幾乎填進去了萬餘包衣,五千旗丁的xing命,可是勝利還是那樣遙不可及,驃騎軍士氣依然高昂,明軍水師遮天蔽ri,源源不斷的把各種物質運送進城,相比之下當年濟爾哈朗,阿敏,嶽托等人隻率三千人便橫掃朝鮮,逼迫李倧簽訂了城下之盟。

但主和的人反駁說,整個遼中走廊已經連成了一片,遙相呼應,無論大金攻打義州,鐵山,鳳城或岫岩,都會遭受其他方麵明軍的包圍,區區幾千兵馬根本不夠塞牙縫的,更何況還要時刻提防磨盤城內驃騎軍反擊,哪裏還有餘力開辟朝鮮戰場?

但主戰派也反駁,朝鮮國王李倧素來無賴,連平壤之盟簽訂的條款都敢yin奉陽違,貢額數年稀少,眼下大金已經很難直接威脅到朝鮮的安危,這個時候派遣使者談判就是自取其辱。

為此兩方爭執不休,最後皇太極一錘定音,主戰派也明白根源所在,隻要解決掉磨盤城的罪魁禍首困境便能應刃而解,因此倒也沒有太過激烈的反應,平息爭論後英俄爾岱一行便風塵仆仆的趕往朝鮮。

十二月十ri,英俄爾岱繞過東江軍控製的永奠,昌城一帶,借道赫圖阿拉進入了朝鮮的碧潼,與得到消息的前來迎接樸蘭英接上了頭,在樸蘭英的安排下,英俄爾岱一行住進了館舍,一麵等待朝鮮李倧的接見。

當晚樸蘭英作為朝鮮方麵代表款待了英俄爾岱一行,看到宴會的規模,英俄爾岱心裏猶如被雪水澆過,涼了半截,樸蘭英等人態度冷淡,又指責後金方麵的回禮太少,副使馬福塔等人覺得受到了侮辱,在英俄爾岱的jing告下按捺住了怒火,馬福塔猶自憤憤不已,與樸蘭英據理力爭,說本著對等原則朝鮮貢物的數量還不值大金回禮,隻是大金大汗心懷寬廣,並不與朝鮮的兄弟之邦計較,樸蘭英也不甘示弱,結果賓主雙方鬧得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