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就一剛入學的中學生,如果有哪點寫的不好或者有其他建議可以直接跟我說,感謝大家)
一個寂靜的夜晚,挽月樓下靜靜地站著一位孤寡老人。一陣微風吹過,拂去了額前幾髻白發,他呆呆地望著天上那輪明月,月光撒在他滿是皺紋的臉上,深邃的眼眸中滿是滄桑,時不時閃過一絲年少的氣盛,好似在追憶著什麼。
在元朝末年,因皇帝的昏庸無能,權貴之間的爭鬥,使得民間亂成一鍋粥,彼時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每天的生活猶如刀尖舔血,日不得飽,夜不得寢,人們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在絕望中掙紮、在黑暗中前行。渾身是傷卻不得不繼續勞作前行,因為他們背負著官稅和背後的家族……
石凡的父親也亦如此,雖早年因沒交齊官稅被官兵打斷了一條腿落下了殘疾,但他還是日夜不停地勞作著,隻為在秋收時,稻穀產量提高一些,交完官稅能留得幾碗稻米,。想到此處他手下的活幹得更賣力了一些。
這時北村的劉二麻子和張斯從村道上走過
“嘿!你聽說了嗎?最近南鄉的起義軍頗有崛起的勢頭,要不咱倆糊口飯吃,立了功還可以獲得糧食加官升職,這不比當個叫花子好。”
張斯滿不在意地笑了笑,他說
“有崛起勢頭又如何,到頭來失敗後還不是死得死,傷的傷。又有幾人能撐到最後,在暴君的統治下立足?”
劉二麻子又說
“那又如何!我參軍起義隻為糊口飯吃,就算戰死了也比當個餓死鬼強上不少。”
石凡的父親石誌在一旁默默地聽他們的對話,原本他就打算圖一樂,可在聽到立軍功能拿糧食後心頭猛然一驚,便有了去參加起義軍,建功立業,為自己和家人圖糧食的打算。
原本他沒有這種機會,但現在機會出現在麵前,我一定要把牢牢地把握住,這不僅僅為自己,也是為家人,為我千千萬萬個漢人同胞!
想到此處,李誌拋下手中的鋤頭向家跑去。
不久他到了家。一到家他便翻箱倒櫃地備起行李來。看到這一情景,石凡的母親良氏急忙放下手中的針線,挺著大肚子快步向她的丈夫走去。
“哎!哎!孩子他爹,你瘋了?大白天的你不在地裏幹活跑回家中幹嘛?這日子還要不要過了?”良氏有些生氣地說。
“孩子他娘,你知不知道又出現了一支起義軍!”
“起義軍?你說的是去年北懷那支還是還是上個月京平剛出來的起義軍?不對啊,他們不都是剛出來幾天就沒了嗎?”說到這她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嘿,孩子他娘你這可有所不知,這支起義軍既不是北懷的也不是京平的,而是南鄉。而且聽說加人那個起義軍還能拿一袋糧食!咱們孩子的夥食有著落了!”李誌有些興奮地快喘不上來氣。
“哎,那又如何?那些起義軍剛出來的時候名聲旺得很,可到後麵還不是堅持不了幾天就沒了?”
“那可說不準,你想想我起早貪黑地忙碌,到頭來還不是被元軍奪走了大半,我們又能留下多少糧食呢?與其這樣,還不如去參加起義軍。就算戰死,也好歹能給你們娘幾個留下袋糧食!也不至於過得像現在這樣淒慘”他堅定地看向遠方大都的方向。
“你真的決定好了嗎?加入起義軍可不是兒戲,要是你死了我們娘幾個可怎麼辦啊?”
“我決定好了!反正我這條賤命也不值幾個錢,多殺幾個元軍,多建點功勞,為你們娘幾個多留點糧食!”
說罷石誌便收拾好包袱轉身離去了。
“你一定要活著回來啊!”話語中帶有一絲央求。”
“會的!”他堅定的說。
夕陽西下,黃燦的紅日緩緩沉下,一輪殘月升起了,皎潔的月光撒在了這個偏遠的小山村中,整個村莊十分寂靜,隻留得村口一位女人的哭泣聲在村中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