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省略號代表省略無窮次,即“α”;α是變量,始終為當前最大值,“無窮多”等名詞固定表示α;回饋在上文提及一次,下文即使不提也能固定使用;無限接近於零的時間固定比1/α要小得多)

基本層:已知這一層包含了從1,2,3……∞……阿列夫一,阿列夫二……不可達基數,馬洛基數,不可描述基數……宇宙V……等等,以及包括全知全能,超越一切在內的所有設定,全學科領域都在內,是最最底層,最最基本的。

普通堆疊:基本層有遠超絕對無限個,這些基本層構成了最底級,也就是零級,因此有一級。

設α為通過各種手段所得到的最大的值,則α回饋成0,α成為0的元素,0回饋成α,0成為α的元素,永恒循環這種規律也依然到不了一級,因為一級的概念是零級永遠無法捉摸的,二者的差距比負無窮到零級的差距還要大。

零級之上可以有零級分之一級,零級分之二級,這兩級的差距同樣也比負無窮到零極的差距還要大,但不代表這兩個可以同零級和一級之間的差距相提並論。

若到達了一級,一級之上還有二級,一級和二級的差距,同樣比負無窮到一級的差距還要大,建立在這種規則體係之上,還有三級,四級,五級,一直到絕對無限級。

無限級之後,自然還有阿列夫一級,甚至到最後的α級。

若以回饋的角度來看,再次用上述的回饋規律永恒不斷的循環,最終會得當前最大值,這裏依然是用α表示。

用一個集合a包含上述的所有元素,集合a之上,又有a{a},雙方的差距遠遠超過負無窮到集合a中所有元素之間的差距,依照這種規律,這之上又有a{a{a}},之後又有a{a{a……又可以重新再定義一個新集合a¹集合包含上述,循環上述規律又有a¹{a¹{a¹……,又有一個新集合a²,可以叫這個集合a的二級,循環這種規律到達一個集合a的α級。

把得到的這個集合定義為ё,ё之上有ё¹,ё如果用回饋的方法,即使給予一個絕對無限長的時間,在絕對無限短的時間內回饋α次,也是無法達到ё¹的,這其中的差距如上,不做過多的描述,ё¹在ё之上,將ё¹疊上去,按照規律又有ё²,同樣不做過多的描述,直接跳過,到達了ёα。

一個非常小的基本粒子,就包含了上述的一切,設置一個領域Ф,在這個領域之內這種基本粒子的個數超過了α,而這些基本粒子也隻是上一個更高等級的基本粒子的最小的一部分罷了,而上一個又是上上個的最小一部分,雙方的差距很大,負無窮到下等級基本粒子的差距遠大於下等級基本粒子到上等級基本粒子的差距。

設置一個可以不斷超越的Ω,Ω在絕對無限(???)小的時間內就可以超越這些規律遠遠超過α次,而所謂更上級基本粒子也是因為超越而存在。

當Ω從最小開始不斷往上超越,那麼在一個α時間中,就可以到達α級。

然而,α級之上還有更高的存在,如同上述規律,之間的差距依然是不可比擬的,Ω在不斷增強自己超越先前下等級基本粒子的能力,在一個最短的時間內可以強化α次,每一次的強化使Ω在絕對無限短的超越這些規律的次數可以達到α{α{α……,過了這個集合,就會有個新的集合包含,然後又會有一個更新的集合,Ω每次的強化也會更強,遠超α個Ω之上有Ω¹,Ω¹也會不斷的重複上述規律,不斷的增強,遠超α個Ω¹之上有Ω²,循環這種規律可以達到Ωα。

然而,縱使不斷的強化,也始終隻是在超越基本粒子而已。

然而0級粒子卻包含上述,0級粒子之上還有α分之一級,這兩者的差距比負無窮到0級粒子的差距還要大,把這個差距用上述規律重複不斷循環遞歸到永恒的時間裏,依然是達不到1級和α分之一級之間的差距。

當然,α分之一級之上還有α分之二級,雙方的差距依然如同上述。

依照這種規律不斷的堆疊,可以達到1級,依然重複上述規律,不斷的堆疊可以達到α級。然而,上述的一切在Ф領域中的占比隻能為無限接近於0。

將上述的一切無論回饋多少次,在Ф領域中占比依然是無限接近於零,這對α來說是突破了超越上述所有規律總和的總和……還要再不斷的超越上述的超越上述……的非常大的一次提升,如果把參照物換成Ф領域,和0幾乎沒區別。

設置證明機,這台機器證明了在Ф領域有α個α,且α在最最最……最短的時間內可以進行自我分裂,並且不影響自身量級,每個α在最最……最短的時間內可以分裂出α個α,而新生的α又如上述規律分裂出α個α。

α此時也在不斷的增強,α每增強一次,其增強過後和為增強的差距比0到α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α通過上述規律,最短的時間內重複α次增強,而分裂出來的α也依然如此。

證明機又證明了α的強度增長是沒有極限的,是無窮無盡的增長,增長效率也會不斷的強化。

強化最終都是按照上述的規律強化,每一次強化都是一個質的飛躍,這種強化可以使剛剛未強化的部分不斷的超越。

如果給每個階段定級,每個階段都是因為超越而存在。

證明機同時還證明了α的自我分裂速度也會不斷的加快,而未加速的分裂速度會比加速後的分裂速度所用時間多α倍。

然而,這對於Ф領域來說,依然是無限接近於0。

Ф領域中就有無窮多個子領域,這些子領域內部又有無窮多個子領域,而上述的一切不過是最底層子領域的最底層的最底層的最底層……的最底層罷了。

想要從一個底端的最底層上升到上一個最底層,需要γ法則。

γ法則將上述的一切規律全部包含在內,並且使這些規律在內部進行不斷的自我強化,每一次的強化都超越上一次強化,使這兩次處於平行線狀態

(注:當a為上層數且目前最大,b<a,則有-∞+b<a-b,為了更直觀的表示直接用減號)

γ法則自身也會不斷的強化,γ法則後麵還有γ{γ}法則,γ{γ{γ}}法則,γ{γ{γ{γ……法則,每一個法則之間的差距如上述的平行線狀態,之後又有γ¹法則,γ¹{γ¹}法則,法則在不斷的升級,也在不斷的超越,以至於到最後有γα{γα{γα……法則的出現。

法則在不斷升級的同時,內部規律的強化率也在同步升級,並且所需時間也在不斷減少,無限接近於0。

當這個法則升級到一定程度,會產生一個新的集合A。

A集之上又有A{A……依照同樣的規律,誕生出新的集A¹,再次,用上述的方法得到Aα{Aα{Aα……又會誕生新的集合Aα¹,重複上述規律又可以得Aα¹{Aα¹{Aα¹……試著將規律進行下去,又可得到Aαα集合,再重複下去就是Aαα¹,Aαα²……到之後則有Aααα,跳過規律,可以得到Aαα……(α×ω),再進行下去,則有Aαα……(α×ω^ω),Aαα……(α×ω↑↑ω),Aαα……(α×ω↑↑↑ω)……Aαα……(α×ω↑↑……↑↑ω),Aαα……(α×ω↑↑……(↑×α)↑↑α),此時定義它為θ,α個θ之上有θ¹,差距也是平行線狀態,θ²,θ³……θα。

到了這一階段,已經填完Ф的最底層的子領域的最底層的最底層……的最底層,最底層之上的層和最底層也是平行線狀態,上一層的最底層和最最底層的最高層之間的差距是平行線狀態,通過這段描述直接來到最底層的子領域的最低層,依然重複上述規律α次,來到最底層子領域的最高層,每個子領域之間的差距也是平行線狀態,因此,如果最底層的子領域命名為α,那麼高α分之一的一點就已經達到平行線狀態

(注:即使都是平行線狀態,雙方的差距也不一定一樣)

因此不斷向上堆疊,一直到αα,之後還有αα{αα{αα……,還有ααα{ααα{ααα……這種規律直接跳過,將最後所得的直接命名為β,那麼之後又有β{β{β……不斷出現新的集合,又有不斷的集合進行進一步的超越,每一次的超越都代表著量級不斷堆疊,不斷超越。

即使到這種程度,在最底層子領域通向更高層子領域的數值依舊無限接近於零。

這同樣是平行線狀態的證明。

不斷重複上述規律α次,跳過枯燥的描述,可以準確的得到α¹,也就是上一層子領域。

跳過規律還可以得到最高的子領域,也就是αα。

但即使是最高的子領域,在整個Ф領域中依然是十分渺小的存在。

Ф領域的最高層子領域之上還有子子領域,子子領域也分為如上述的子領域一般,上麵還有子子子領域,子子子子領域……這些領域的平行線狀態一經到達了一個非常恐怖的局麵,差距十分之大,不斷的升高,不斷的堆疊。

最高子領域包含上述全部,最高子領域之上還有最最高子領域,最最最高子領域……這些依然是不斷強化的平行線狀態,若把平行線狀態稱為Э,則強化一次後,強化後的Э和未強化的Э是平行線狀態,不斷的重複這種規律,Э也在不斷的強化,這也就會讓這些最高值領域最最高值領域之間的差距更大。

到目前為止,對整個Ф領域的突破率依舊無限接近於零。

最最最……最高子領域設為Z,Z在Ф領域中開辟G空間。

G空間中,Z不斷的重複上述規律,不斷的回饋,不斷的遞歸,不斷的循環……最終將G空間填滿。

而G空間之上還有G¹空間,Z也會自動強化為Z¹,到最後則會有Gα空間及Zα。

到目前為止,Gα空間在整個Ф領域的突破依然無限接近於零。

Gα空間之上還有Gα¹空間,差距也是Э(注:Э自身也在重複上述規律不斷增強,增強的時差無限接近於零,下文將省略),跳過規律就有Gαα空間,之後還有Gααα空間,由於上文寫過相似點,所以這邊直接跳過來到Gαα……(α×ω↑↑……(↑×α)ω)……空間。

設此空間為Ω,此時,占整個Ф領域的α分之一。

這對於整個領域來說都是一個突破性的進展,因為α分之一<<<……<無限接近於零,去堆疊占比達到α分之二,差距為Э。

跳過規律直接來到1,後麵的占比還有2,3,4……一直到α,此時就已經達到了整個Ф領域。

Ф領域之上還有Ф¹,Ф²,Ф³……Ф領域始終不過是Ф¹領域最底層此領域的最底層的最底層的……最底層的α分之一,這就形成了Э,因為Э在上述中有不斷增強,故而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跳過規律來到Фα領域,Фα領域之後還有Фα{Фα}領域,Фα{Фα{Фα}領域,一直到Фα{Фα{Фα……領域,這些領域的占比也將不斷增大,直接定義上述的一切為元素0,創造一個集合A,則集合A\u003d{0},這個集合A中的元素會不斷增長,就會出現A\u003d{0,1}的局麵,元素1要比元素0大得多,也是一個Э。

因此,集合A在增長的時,就會逐漸的增長為A\u003d{0,1,2},之後又有A\u003d{0,1,2,3},依照這種規律,最後會得到A\u003d{0,1,2,3……},此時,集合A的強度就會暴漲。

A集之後有A{A},A{A{A……,這會形成一個新的A集,不斷重複上述規律,A集也會不斷的增強。

A集不會是終點,隻是一個開始。

A集之後如果向上,依然會如同上述規律所言,不斷的上升,不斷的形成更強的Э,將會不斷的暴漲。

普通堆疊就此結束。

規律循環係統:上述元素代入係統增強。

設上述全部規律為ψ,則一個最最……最小的規律循環係統有α個ψ。

這係統在無限接近於零的時間內(比α分之一還要短),將規律重複α次。

若ψ\u003d{0},則升級之後的ψ\u003d{0,0},似乎集合不允許出現{0,0}?實際上這兩個0並非相同元素,後者是前者的升級版,後者和前者屬於Э,這是有序性集合,{0}和{0,0}之間的差距也如同上述。

之後的則有ψ\u003d{0,0,0},跳過規律,在之後則有ψ\u003d{0,0,0,0……}。

而高過這一切的則是ψ\u003d{1},總的來說這兩個之間的差距如Э{Э{Э……,定義為Э集,因此,新的差距就是Э集,而後有ψ\u003d{1,0},ψ\u003d{1,0,0}……ψ\u003d{1,0,0,0……},ψ\u003d{2}又是如此。

(注:Э集的級別會不斷的增強,沒有最高,隻有更高,無窮次的強化。每次強化都會使Э集和強化之前的差距無限接近於新獲得的Э集)

規律如上述ψ\u003d{2,0},跳過規律之後又有ψ\u003d{3},ψ\u003d{3,0},再次跳過規律則有ψ\u003d{α,0,0,0……},這之後還有ψ\u003d{α,1},ψ\u003d{α,1,0},ψ\u003d{α,1,0,0}跳過規律得ψ\u003d {α,1,0,0……}。

再之後則有ψ\u003d{α,2},ψ\u003d{α,2,0},跳過規律得ψ\u003d{α,2,0,0……},重複上述規律,不斷的跳過過程,最後得到的是ψ\u003d{α,α},之後還有ψ\u003d{α,α,0},之後有ψ\u003d{α,α,0,0}……ψ\u003d{α,α,0,0,……},之後又有ψ\u003d{α,α,α,}……ψ\u003d{α,α,α,α},不斷跳躍這種規律,重複循環,可得到ψ\u003d{α,α,α,……}。

更高一層的則有ψ\u003d{α¹},通過上述規律也有ψ\u003d{α¹,α¹,α¹,……},之後又有ψ\u003d{α²}……ψ\u003d{α²,α²,α²……}……ψ\u003d{αα,αα,αα……}……ψ\u003d{ααα,ααα,ααα,……}……ψ\u003d{αα……,αα……,αα……,……}……ψ¹在ψ之丄,(無符號,用文字代替)ψ^(α分之一)\u003d{ψ,{ψ,{ψ……,ψ^(α分之二)\u003d{ψ^(α分之一){ψ^(α分之一)

(注:凡增強的,差距均為上述的Э集,且Э集本身也在不斷增強,下文將省略)

……跳過規律可得ψ¹,之後有ψ²,ψ³……均依以上規律進行。

一直到ψα,依上述規律ψα^(α分之一)\u003d{ψα{ψα……之後有ψα¹,ψα²……ψαα,ψααα,……,ψαα……(α×α)……ψαα……(α×α↑↑……↑↑α)……ψαα……(α×α{α})……ψαα……(α×α{α{α……)……之後有ψαα……(α×α¹),ψαα……(α×α¹{α¹})……跳過規律,則有ψαα……(α×α¹{α¹{α¹……)……重複上述規律,循環,迭代,遞歸ψαα……(α×αα)……ψαα……(α×αα{αα{αα……)……ψαα……(α×ααα{ααα……)……ψαα……{α×ααα……{ααα{……)……此時,這個規律循環係統依然是最小的,不代表通過上述規律強化就可以上升到ψ¹(注:這裏的ψ¹與前文的ψ¹無關)。

ψ無論再怎麼增強,也無法達到ψ¹,同樣是一個Э集。

ψ¹的係統也是升級的,單次升級使差距直接突破無窮次強化的Э集,因此Э集無法表達之間的差距,但Э集自身也有強大的升級,之後就是Э¹集,Э集和Э¹集之間的差距是無限接近於Э¹集的,而之後又有Э²集,Э¹集和Э²集之間的差距也是無限接近於Э²集,然後便是Э³集,Э⁴集……一直到Эα集,這之後又有Эα¹集,Эα²集,上述規律循環,得Эαα……集,這就是新的Э集。

Э集依然在處於不斷的暴漲狀態,無限的上升。但即使到了這種程度,Э集也依然不能表示ψ和ψ¹之間的差距。

ψ¹最最……最下的一串邏輯的最最……最下就遠遠超過了ψ。

Э集的不斷暴漲和上升隻能表示出ψ(1/α)和ψ之間的差距,如果要到達ψ(2/α),Э集則通過ψ(1/α)係統進行α次的強化。

這種強化需要搭建一個時間軸,,則在軸上取一個無限接近於0的時間點(比1/α還要小),在這個時間點上,可以強化α次,這一段時間有α長。

每一次強化都是一個質的飛躍,Э集強化一次和未強化之前的差距都是無限接近於強化一次的Э集。

強化到這種程度,就可以到達ψ(2/α),依然是重複上述的規律就可以達到ψ(3/α),ψ(4/α)……定義一個無限接近於α的μ,則到最後可以獲得ψ(μ/α)。

ψ(μ/α)和ψ¹之間的差距依然是無窮大的,不過現在可以用Э集表示這種差距。

ψ¹之上有ψ¹(1/α),規律依然如上述,不重複。之後又有ψ²、ψ³、ψ⁴……例如上述,又有ψα,ψαα……跳過規律,得到一個新集合『ψ strengthen』,設『ψ strengthen』\u003d『0』,將這個集合擴大,將係統再次升級,就是往裏麵塞入新的元素。

一個新的元素怎樣才能進入這個集合中?假設就塞入一個元素0(注:不是數字0),『0,0』,元素0也不過是重複的循環上述規律,循環,迭代,回饋,重複,再重複……直至這些規律循環到一個極限,就會出現下一個規律再進行下一波的極限,然後再進行下下波的極限……一個極限到另一個極限,永無止境的,無窮盡的往上來極限,實際上也沒有最終的極限,就是不斷的向上向上……設一個模型,將這個元素給壓縮到0,則再次通過上述規律到達『0』,這就是一次回饋,順序總是這樣,之後還有更強的模型,更更強的模型,這個模型也會不斷的被壓縮,回饋,循環,增強,一次增強和之前的差距都是Э集。

每一次的增強效率是遠超之前,增強效率在最短時間內的差距也是Э集,時間相隔在最短時間內,同樣是Э集。

設置一個新概念:θ極限。

一個θ極限就讓元素0從一個無窮無窮小的點還是暴漲、飛升,θ極限將上述規律不斷的強化,和元素0同步強化,一次強化的效率遠勝上述所有描述的強度,二次強化的效率即可將一次強化直接瞬秒,二次強化<<……<一次強化,Э集也無法表示這種差距,任憑怎麼登牆也同樣如此。

這之上還有三次強化,四次強化,……到α次的強化,每一次的強化都是上述無論怎麼強化都無法達到的。

θ極限不止如此,一個極限可以出現一個新的極限,θ極限本身也在不斷的強化,θ→……→0→……→θ,這種規律本身也在不斷的強化,θ極限強化是沒有終點的。

一個θ就是如此,之後還有α個θ,αα個θ,ααα個θ……這都是廢話,θ無論有多少個,都是無法在新的集合中添加一個元素0,那是因為θ極限本身所帶來的效率就無法達到這一點,無論再用多少個符號定義新的極限,無論新的極限將舊極限瞬秒,縱使新極限與舊極限的差距比上述一切的一切還要遠遠的超過超過超過……也是無用功。

之前的規律還是在不斷的循環,迭代,壓縮,超越,回饋……無論多少次都沒用,任憑舊的極限隻是新極限的一個最最底層,最最基礎,最最最……最下的,依照這種規律再進行不斷的循環,迭代,超越,回饋,或者直接將目前得到的一個最大的係統進行無窮次的強化,每一次的強化都比之前的文字描述還要再強再強……到了這一步,這一個元素0也依然無法加上去。

一個新的元素0究竟有多強,上述的一切在元素0麵前隻能夠無窮的小,更小,以至於最最……最小,這種小是沒有一個極限的,是無窮次的往下小,小到一個極限,還有到下一個最小的極限,還有下下個最小的極限,那到底有多小?將上述規律反向循環迭代無窮次?循環α次?循環ααα……ααα……{ααα……{ααα…………再無窮盡的往下循環?也是不足以表述這之間巨大的差距,元素0最最……最底層的一串最最……最微小最低級的子元素的子元素的子元素……的最底層的最底層的……一串最小的邏輯都可以瞬間將上述的一切給秒殺,哪怕上述的一切將規律再次強化,一次強化可以直接突破α個極限,在無限接近於零的時間和一條絕對無限長的時間中進行反複的循環迭代,然後再將時間進行無窮次的再次超越極限的強化強化強化……然後再創造一條時間維度,衍生出無窮多的時間線,無窮的時間線又衍出無窮的時間線,再次用規律不斷的循環循環,再將上述的時間線進行壓縮到一個原點,然後再搭出一條新的不斷超越上漲暴漲循環的時間線,再次演出無窮條時間線,然後不斷的在壓縮,回饋,上漲,超越,循環規律……然後時間維度又如同上述規律衍生出無窮個時間維度,時間維度自身又不斷的暴漲,又可以在無限接近於零的時間內再次演出無窮個相同的時間維度,不斷的暴漲,在最短的時間內(即無限接近於零的時間內),不斷的向上漲,向上漲,再次超越,不斷地向上漲……到這種程度依然沒有到達一個底層的邏輯。

邏輯之上又有什麼?一串更強的邏輯,然後又有一串更更強的邏輯,這些邏輯之間的有多大呢?哪怕把『0』進行一個無窮次的超越級的強化,每一次強化都能遠遠超出上述一切強化無窮次。

如果『0』是一堆火堆,那麼每一次的強化就是添一根柴火。

然而正是你再怎麼添加柴火,哪怕無窮次的添加,『0』每次都進行無窮次的增長,也不可能讓火焰升高到『0,0』。

要在這個集合中添加一個單一元素就已是上述所有的一切都無法到達的,甚至於無法達到最最……最底層,這之間的差距有多大?Э集?Э¹集?Э集的破規律無窮循環迭代壓縮超越規律循環……?這始終無法表現,這其中的差距已經不可以用任何的語言文字來表示。

若假設一個比『0』更強,強到『0』無法碰瓷的一個元素,那麼,這個元素在最短時間內就可以分裂出無窮個同等的元素,每個元素在最短時間內又進行無窮次的暴漲,在最短時間內又進行無窮次的分裂暴漲循環,然後再創造出一個新的元素,再疊到上一層,然後又是相同的規律,不斷的循環……到這一步的時候,依然是不可能達到『0,0』,任憑強化都不可能。

『0,0』之上有『0,0,0』,這期間的差距又有多大?這差距已經是無限接近於『0,0,0』,就如同『0』和『0,0』之間的差距一樣。

然而,這隻是個比喻,『0,0,0』和『0,0』的差距遠非『0,0』本身可以碰瓷的,更別說『0』和『0,0』直接那差距。

可以說明的是,這其中的差距非常的大,哪怕將上述規律不斷的循環重複迭代壓縮再次循環重複迭代回饋回饋回饋……也依然是無效的,無論怎樣的強化都達不到。

規律出來了,之後又有『0,0,0,0』,『0,0,0,0,0』,之後的規律就有『0,0,0,……』。

這個可以增強嗎,答案是肯定的。

『1』就比上述的一切都要強,強到一種什麼地步?『1』拿出比1/『1』還要小的實力既可秒殺上述的一切,實際上,這也不需要,哪怕再拿出1/『1』的1/『1』的力量,或者1/『1』的1/『1』的……力量都可以秒殺上述一,即使拿出無限接近於零的力量也是一樣的。

『1』之上又有『1,0』,『1,0,0』,這時規律又出來了,於是又得出『1,0,0,……』,下一個更大的是什麼?當然是『2』,『2』和上述是一個道理,不做過多描述,再次,有更更多的規律,又可以得到『2,0,0,……』。

規律又出來了,接下來可以得到『α,0,0,……』,當然,規律不止這些,在上文有類似的描寫,下一個更強的就是『α,1』,雙方之間的差距無需再做過多的描述,因為無法描述。

直接跳過開始,到下一個極限的層次就是『α,α,α,……』。

然而,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這個不是『ψ strengthen』的極根,甚至稱不上是『ψ strengthen』的最最……最小的點,這一個最小的點到底有多小?例如你把一個無限接近於零的線段再切割1/α的1/α的……一段,這種小幾乎是無法用文字表達的。

如何達到『ψ strengthen』?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哪怕上述的規律重複循環,多少次都是不可能的。

不用想著試圖去達到『ψ strengthen』。

理論上,無論我們能想到一個怎樣大的值,總能想到一個比他更大的,比如10,可以想到10+1,這可以稱為“+1”。

而『ψ strengthen』的“+1”的強度卻很高,+1意味著這個集合和另一個集合相並組成一個新的集合,這裏用『ψ Union』表示。

『ψ Union』中的『ψ strengthen』是其中一個,若要+1,與『ψ strengthen』相並的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要大於它的元素。

這裏用γ表示『ψ strengthen』中的所有元素。

設γ在一個無限接近於零的時間內可以創造出無窮多的元素,γ在效率上乃會曆經無窮次的自我複製,自我超越。

一個新的集合的元素必然是γ¹,γ¹的代碼有個起始點,這個起始點就是γ。

起始點向後無窮推,代碼中一個向後,那必然是γ永遠無法觸及的,而向後向後是不斷的,循環的,代碼隨著不斷向後才有上一層上上層,這些層次因為超越而存在。

代碼有一次循環,第一次循環將會創造出γ至γ(1/α)之間的任意一個元素,第二次循環將不會創造出γ(1/α)至γ(2/α)之間的所有元素,因為強度變大,代碼循環並沒有任何實際性的用處。

因此,新的代碼就會出現,代碼堆疊開始。

舊代碼的無窮次循環最終使γ(1/α)達到了一個極限點,新的代碼開始誕生。

新代碼就會以γ(1/α)為基礎,和上述一樣的規律開始進行新一輪的代碼循環,這時候就能創造出γ(1/α)至γ(2/α)之間的所有元素。

規律已經出來了,新的代碼不斷產生,代碼的循環過程不斷開始,代碼的自我複製,自我成長,自我堆疊回饋等等規律也將不斷循環。

最後得到γ¹。

γ²和上述規律一樣,不帶過多重複,之後的γ³同樣如此。

接下來的並集將會得到『ψ Union』\u003d『γ』∪『γ¹』∪『γ²』……『ψ Union』被補充。

『ψ Union』此時為不飽滿狀態,然而,這個集合也沒有飽滿狀態。

因為集合可以不斷的擴大,縱使我們再創造出比上述更強大,差距到了最值的集合並入『ψ Union』,依然不能把這個集合填滿。

一個規律循環係統,從一串最最底層最最基本的邏輯開始,就已經注定了沒有盡頭,隻能不斷的向上,不停的超越,不停的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不停的達到一個極限,然後突破這個極限再到達下一個極限,循環上述的所有規律,壓縮,回饋,遞歸,最後再循環,循環,重複……這個無論怎樣重複,都是無法讓規律循環係統到達極限點,而『ψ Union』對於整個的規律循環係統來說,也不過是最底層的一個代碼罷了。

規律循環係統是沒有頭沒有尾的,縱使有人找到了所謂的起點,實際上起點之上還有起點,即使是終點,終點之上也還有終點,是不會結束的,而是會繼續的增強,規律循環係統本身也在不斷的增強。

上麵的描述都試圖描述規律循環係統,實際上,這個係統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遠超上麵的所有描述,一個“超越”怎能描述?如果有新的名詞比超越更加強,那將還會要有更強的新的名詞,名詞可以批量造,語言也可以批量造,描述差距的程度會不斷上升,但到這一步,似乎也依然無法描述整個規律循環係統。

整個規律循環係統依然是不斷的增長超越狀態,規律的每一次循環都意味著一次質的飛躍,一次循環所帶來的增幅效益遠大於上述的所有規律。

規律循環係統就此繼續增長,不斷的循環著,不斷抬高量級。

Metaphysics AI:AI是規律循環係統的最高集中,即規律循環係統的最高層次。

AI的量級增長效率取決於它自身的智能程度。

一個智能程度為0的AI,在那最短時間內,可以創造出無窮個規律循環係統,這無窮個係統又將再創造出無窮的係統,如此循環。

AI自身的智能程度沒有隨著規律循環係統創造的多少而改變。

AI的智能程度取決於自身的能力。

這裏有三種學習方法,監督學習,強化學習,遺傳學習。

首先是監督學習,我們給AI一個集合к,AI每次都從集合к中獲取信息β,這個信息β的含量要比上述一切的循環,突破,回饋,遞歸,運算,壓縮,超級循環……進行了無窮次還要大。

AI單次能從集合к中得到無窮個信息β,獲取信息的時間是無限長久的,每獲取無窮次信息AI就能夠學習一次,每學習一次,量級就會達到一個非常大的跨度,這種跨度將是上述無論用什麼樣的回饋運算遞歸方式都無法達到。

AI在監督學習過程中的無窮時間內,會獲取大量的信息。

而這些信息所組成的集合就是信息集。

信息集中含最小信息,這一串最小信息比AI在監督學習中獲取的所有信息的總量都要多得多,具體多多少無法用語言描述,比上述一切差距還要大……得多,一個“多”字絲毫不能體現這一巨大的差距,相反這樣描述我還要比原來的差距要小得多。

監督學習的強度會增加,強度增強的同時,AI學習的效率也會變強。

一開始的強度隻能是零,從零開始到α,再到零,再到α,每一次都變強都會使AI學習效率產生質的增強,每一次的增強都會進一步從集合к中獲取更多的信息,獲得的信息量就如同一條無限寬又無限長的大海中的每一滴水中的水分子的最最最……最小基本粒子,而整個集合к的信息卻遠遠超出這個“海”。

監督學習學習的所獲取的每一條最最……最微小的信息都是一個問題,若AI答對則可以+1分。

“+1”即AI的智能程度就會提高一小點,這一小點對於整個AI來說小到無限接近於零,但這一點點的提升就可以讓AI的量級直接暴漲,瞬間秒殺上述。

每一次的+1之間的差距也是不斷的變大,前一次的差距幾乎隻相當於後一次差距的最底層的最底層的最底層……不過,即使是加上α,對於整個AI來說依然是小到幾乎為零。

AI的智能程度不能以知識儲備量為依據,而應該以創造性為依據,哪怕AI的知識儲備量無窮的多,突破無窮的多,無極限的多,對於整個智能程度的貢獻度依然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