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操辦喪事(1 / 2)

最終林月嬋還是跟著方弘翊回到了定北侯府。

她固執的以未亡人的身份搬進了方瀚昱生前居住過的院子。

看著這院中熟悉的物件,空氣中似乎還殘存著方瀚昱的氣味。他掛在架上的長袍,他放在角落的劍,他掛在牆上的蕭,一切的一切就和他還未離開方府一樣,仿佛他沒有出遠門,好似他明日就回來的模樣。

可是院中掛滿的白色燈籠,鬆鶴堂中停放著他的衣冠塚,刻著他名字的牌位,這一切都在告訴林月嬋,這個人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他,再也不會回來了。

方予懷看著這個比自己也沒大幾歲的三嫂,看著前幾天還歡聲笑語的定北侯府,如今卻隻剩下滿目蕭條。

父親母親、叔叔嬸娘、甚至小自己一歲的表弟,都再也回不來了。

可是留下來的人,還要艱難地活著。

方予懷看著林月嬋抱著三叔方瀚昱的衣袍,無聲地哭泣著,自己也異常難過。祖父年邁,以前還有父親叔父在他頭上頂著,可是如今他們都不在了,他是府裏唯一的男人,頭頂的這片天,需要他頂起來了。

他沒有資格哭泣,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去做。

宮裏很快傳來了聖旨,皇帝敷衍地安慰了幾句,就命方弘翊十日後率軍北上,奪回戎暉城;同時下旨冊封方予懷為定北侯世子,留在暉都,入宮為皇子伴讀;皇帝似乎已經知曉方予安與方予寧的動態,為此還在聖旨中申斥了方弘翊。明治帝還在宮中等待方弘翊的回複,卻沒想到內侍帶回的卻是方弘翊重病的消息。

說在得知北境噩耗的當晚,方弘翊就吐血昏迷了,直至前日才轉醒。沒想到醒來後又得知林相要退婚的事,一時操累,竟又再次昏迷,至今未醒。前去傳旨的內侍根本就沒有見到方弘翊,是方予懷代祖父領旨的。

皇帝氣的砸了一整套狄青磁窯,他明知這是方弘翊的拖延之法,卻也無可奈何;大啟朝早已不是建國時馬背上打天下的時候了,放眼整個朝堂,能領兵作戰的竟隻有寥寥數人!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和地域鎮守,根本無法跨區調動!

可蒙圖並不會給大啟留太長的時間。從驅狼關被破,定北侯世子及其家眷陣亡的消息傳出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二十天!

也幸而對於蒙圖來說打下驅狼關進入關內已是勉力,否則大啟豈不是要被撕掉一個巨大的口子!

皇帝心裏也知道方弘翊為何不願北上,無非是舍不得自己的小孫子。真是蹬鼻子上臉!以為偷偷將兩個孫女送回外祖家朕真不知道?無非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現在竟還想帶世子一同前往北境?!

皇帝不願放走方予懷,可他更不敢將方弘翊逼的太緊。

方弘翊今年已經六十九歲,早已不是十幾年前英勇無敵的定北侯了,可北境的安寧還得靠方家守護才能得到!

那邊皇帝對方弘翊又氣又恨,這邊的方府卻在方予懷的管理下有條不紊地操辦著喪事。

林月嬋畢竟身份尷尬,所以隻在內院活動,和一眾家仆做一些雜事,外院主要都是方予懷在操弄,布置靈堂,采辦祭品,擬定名單,安撫方弘翊,接待上門吊唁的賓客……

不到十歲的身子骨看上去還很瘦弱,卻已經撐起了定北侯府頭頂的一片天。

這天楚望辰前來吊唁並拜見定北侯,因楚望辰低調前來,方予懷也隻能小心應對,避開眾人將楚望辰安置在方弘翊的書房中;

楚望辰畢竟是皇親貴族,年齡尚小但身份貴重,方弘翊不好再臥床稱病,隻好前往書房拜見。

方弘翊來到書房時,就看到楚望辰小小一個人,坐在主座上,在翻看《伐兵論》,看到旁邊用小字做的標注時,還露出如此這般的神情。

“這是孫女予安在時常看的書,也不知為何,她一個小女娃,卻喜歡看兵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