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坐丹山仙境,笑論天下棋局。
落子算得千古事,世事無常如雲煙。
智者察局如神賜,繁華消散如泡沫。
心懷不盡江山晚,百姓何時得安寧?
盛世已逝無蹤跡,悲歎歲月滄桑。
二司伏狼藏兵泰,虎麟崛起乘風翻。
鑄鼎高台建興,昔日輝煌再現今。
未見青鬆調碧葉,願風吹來春色滿園。
然而薄暮終有時,欲尋明霧猶未至!
舉杯問蒼穹,撫琴唱盡人生歡歌。
垂首強奏豪情曲,曾為壯誌如今虛。
一夢轉頭空,留盡思念化虛重。
————《丹山醉-山河未晚》
興陽,承德殿。
魏明帝伏在龍椅上,或許病痛沒有帶給他什麼!而是那滿朝文武的血吸!下方群臣齊膝跪地,看著那病龍,卻帝威仍存!
“臣等叩拜陛下,聖金威安——!”眾臣齊齊山呼,拜見魏明帝。
殿內極其寂靜,如那一滴汗水滴落都可聽聲,殿內八金龍柱挺立著,金龍盤繞玄柱,龍飛鳳翔般。
卻見殿外有著五百名钜藏衛士卒,全身覆甲,且頗為壯碩,手中握有一米來高的大盾以及手中鋒利的狼錘,軍陣廝殺乃是所向披靡的存在。
魏明帝有些艱難的起身,一旁常侍王章承扶著魏明帝的左手,讓其站立。
魏明帝掃視下方,沉重開口“龐泉,行旨!”
武官班列尾端,一名七尺九寸高者,虎背熊腰之將,扶手號令,左手握刀,隨時待命。
那五百钜藏衛士卒,踏入殿內,手中大盾揚起,將文武班列控製。
殿內偏房,也湧出數百士卒,嚴陣以待,手中狼錘搞擊。
“朕知,太陽將落山了,在這之前,朕要問問諸卿!”魏明帝擺手出聲,略有沙啞道。
“大魏可有虧待於諸卿?”
眾臣皆禁語低頭,然見文官隊列中,著一藍袍官服文官,手持笏板,踏步出列,匐跪在地,高舉笏板,口中念念有詞:
“古往六朝,不論崇禮之魯朝,信道之宋朝,絕非如此親民好民,民若汪海,君若行舟,水載舟行,水可覆舟,上句乃是溫聖之賢言!”
“古六朝者,僅有今朝魏,恒年以民為上,民聲為重,大魏朝貌,乃是玄羲盛世之榮景再現,亦是禮家追求的最高盛世!”
“而歲,韓逆者以兵犯上,我等龜縮於此,毫無作為,甚有豈降於逆者,乃是我禮家之奇辱,當以示誅之,重定朝心,召勤王令,選帥者,兵剿韓逆!”
“不愧是我大魏的忠臣,忠臣……嗬嗬!”魏明帝不禁冷笑,看著那文官,高聲道:
“大魏的朝堂,如今已是這般庸腐,爾等裝出的清高啊,原形畢露,哈哈……”
“朕今日,就要讓大魏仍存於世!!魏武九門,在堂者,拾刀隨朕,死守興陽!”
“《死策》列名者,皆斬——!”
話落,死一樣的寂靜,一綠袍文官立馬反應過來,連忙轉身向殿外跑去,狼錘錘落,那文官重重跌落在到,口中鮮血直流,右手摸腹,卻是腸胃可見!
鮮血四射,眾大臣呆若木雞,而那宣讀聲卻在此時響起,刺耳般醒人“禮部官員二十七位,列尚書莫展昭,左侍郎……戶部二十五位,尚書…………”
狼錘錘擊聲響起,官員們紛亂吼叫,如那無頭蒼蠅一樣,不知去向,钜藏衛士卒手持狼錘,解決著一個又一個的官員。
往日高高在上的官員,如今卻成了亂錘之下的死鬼,可謂罪有應得,時候已到!!
大大小小官員,高達百人往上,這還隻是上朝者,沒算那些在“處辦”之官。
六位尚書卻已連殺四位,要知道,大魏並無設丞相之職,六書與五將已是朝堂之頂峰!!
“哈哈,哈哈……,都死了,都死了,拂天萬睛!!”魏明帝放聲大笑,絲毫不管自己的形象,一個沒站穩,摔倒在地。
“陛下!”王章承大叫一聲,手卻早已扶住魏明帝,喊叫身後兩位侍內,侍內扶住魏明帝。
台下仍存官員聞聲趕來,圍著魏明帝,魏明帝把手抬起,甩了又甩,看著眾人,揮手表意續會!
站在屍體遍地,血汙一片又一片的,血腸等腹器皆被砸出,可謂是何以入目,如何站定。
魏明帝看著餘官,道“二十一位,嗬嗬…,諸君,朕留下爾等,並非死守之事!”
當魏明帝話音剛落,一著黑錦金袍之衣,冷麵剛毅,柄首挺胸,將威十足之人,抱拳恭身,舉笏板道:
“陛下,臣寧願死戰,也不做任何避卻之事,作為張家子弟,大魏上將,因護於陛下身前,為陛下爭時!!”
“不用多言,朕自有安排!”魏明帝眼底閃過一絲欣慰,然很快又變得嚴肅,手腕擺動,回道。
“諸卿,朕手中有二十一份聖旨,諸卿之任,即是傳旨,刑部尚書滿配傳旨渤王………傳旨臨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