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

燕姣然在太極殿接見吐蕃使臣,朝中五品以上文武百官全部出席。

秦某人也被迫出席了這種無聊的朝會。

照著他的性子,肯定是不想來的,但實在耐不住燕姣然的懇求。

無可奈何之下,隻得答應一下,燕姣然“垂簾聽政”的請求。

也順帶看一看,這回的吐蕃人又能整出什麼幺蛾子。

說實在的。

秦淵原來以為那什麼對哥對子,比個詩詞,賽個馬,射個箭,比個武,下個棋什麼的,就決定國家大事,割讓城池之類的憨子橋段純屬網文作者歪歪出來的。

但!

他穿越過來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的吐蕃還真就這麼抽象。

十五年前著實雷倒了大周朝堂,也不知道這回的吐蕃會整什麼活。

秦淵隱隱有些期待。

殿後傳來腳步聲,接著一個聲音叫道:“天子啟駕!”

殿內的眾臣立刻整理衣冠,以左相慕容嫣然為首,按照品秩魚貫而出,來到太極殿西側的丹墀前,恭迎禦駕。

秦淵有幸“垂簾聽政”不用動彈,隻是貓在角落裏悄咪咪看熱鬧。

這回的蠢娘們有心在鄉巴佬吐蕃麵前嘚瑟一番。

不僅在自己的寢殿前立著一匹金光閃閃的銅馬,高及三丈,幾乎與宮殿的飛簷平齊。

真是個敗家娘們!

有什麼好炫富的。

哭窮,多要點軍費和勞務費,它不香嘛?

銅馬之前,一行車駕緩緩啟行。

這回的車駕更是富麗堂皇,比去泰山那會還要奢靡。

就算隻是在宮中出行,隨行的護衛也不下千人,全是膀大腰圓的魁梧壯漢。

隊中旗旌如雲,最高的天子的禦旗足有六丈三尺,裝在一輛大車上,旗上繪著日月升龍的圖案,下方十二條火紅的長旒一直垂到地麵。

隊伍中的車輿更是數十輛之多,其中有隻能站立的立車,可以安坐的安車,按照五行五色,各自分為青、赤、黃、白、黑五種,稱為五時車。

連拉車的馭馬也對應車駕的顏色,絲毫不亂。

車駕中所有的車輪盡數塗為朱紅,車輿上繪製著金龍,座上是用獸皮切成細絲,然後編織成的席子,車廂周圍懸著十二隻金黃色的絲綢編織成的圓球。

手扶的車軾上繪著猛虎,馬軛雕著龍首,衡木上雕著鸞雀,車蓋用翠綠的鳥羽編成,上麵鑲嵌著金製的花飾,每一個細節都如同藝術品般精美。

隊伍中每一麵旗幟都有著嚴格的標準,除天子禦旗以外,還有象征諸侯的龍旗,對應東方蒼龍七宿的大火,旗高四丈九尺。

象征州郡的鳥旗,對應南方朱雀七宿的鶉火,旗高三丈五尺。

象征軍旅的熊虎之旗,對應西方白虎七宿的參伐星宿,旗高三丈五尺。

還有象征縣鄙的龜旗,對應北方玄武七宿的營室,旗幟高度最矮,也有二丈八尺。

最華麗的兩輛車駕,一為金根,一為玉輅,都是天子禦駕,前者以金為飾,後者以玉為飾,兩車各駕六馬,馬匹通體雪白,隻有馬尾被染成紅色。

更讓秦淵沒眼看的是,連馬匹都戴著金製的高冠,冠上插著長長的鳥尾。

據說這車駕每一處細節都有其喻義,方形的車廂象征大地,圓形的車蓋象征上天,左右車輪象征日月,車蓋的二十八根蓋弓對應二十八宿。

車上所繪的雲氣星辰,更是精細絕倫。

禦駕越行越近,遮天敝日的旗幟仿佛帶著無上的威嚴,將眾人籠罩在陰影之下。

眾臣長揖為禮,深深低下頭去。

在一旁觀禮的吐蕃使臣,更是震撼到無以複加,眼中全是小錢錢。

天朝上國,物阜民豐,果不其然啊!

秦淵卻是歎了口氣。

敗家,太特麼敗家了。

陳師兄,小慕容,你們特麼不知道攔著點啊?

國威有個錘子好宣揚的。

死要麵子活受罪。

一向省吃儉用的秦淵實在是無言以對,以後說什麼也得立個“家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