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以工代賑,計撼朝堂(1 / 2)

Xx��-�賑災?

又出什麼事情了。

莫非是糧食又不夠了?

可這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他們又不是神仙,不會撒豆成兵,不可能憑空變出糧食啊。

該認捐的糧,他們也捐了。

該認捐的糠,他們也捐了。

陛下啊,臣等真的已經被掏空了,是真的無能為力了……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宛若木頭人,直勾勾地站著,一言不發。

燕姣然掃視一圈,眾人的神態盡收眼底,心中的寒意更盛,冷笑道:

“左相,賑災的事情,你們商討了一夜,可有結果了?”

左相孔令達早有準備緩緩而出,忙不迭道:“臣等商議一夜,為安置流民,更好的賑災,一共想出了三個辦法。”

“第一,繼續調集各地糧草,同時采用先前的法子,開倉放糧施粥之策,以此來保住災民的性命。”

“第二,災民中有不少破皮盜賊,臣等建議陛下,調集京州的禁衛,實行軍管,武力鎮壓。”

“第三,讓災民來治理災民,災民之中不乏有德高望重之人,不如讓這些人來負責賑災,官吏災民,如此的話,想來災民心中的不滿,便能很大程度上平息,朝廷也能騰出人手來,做更多的事情。”

“陛下,以為這賑災三策如……”

“蠢!蠢到家了!”

孔令達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女帝打斷了。

其音清脆嬌美,中間卻蘊含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呃……”

孔令達一時語塞。

燕姣然火力全開,怒斥道:“朕也就是看在你們都是大周元老的份上。”

“否則,朕定要把你們全都拖出砍了!”

聞言。

孔令達臉色一沉。

賑災很難,曆朝曆代都躲不開這個天大的難題。

這三個對策,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提出來的。

而是他們翻閱史冊,從曆次賑災中總結出來,反複推敲,這才確定的。

這三策放眼前朝,不敢說是神策,但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良策了。

他從政一生,處置過無數災情,也沒能見過比這三策更好的辦法。

可現在,這這女昏君竟然大罵愚蠢?

他壓著怒氣,拱手道:“陛下,曆朝曆代治災全都大抵如此。”

“為何陛下說這三策愚蠢?”

燕姣然無奈地搖搖頭,原來自己手下都是這般酒囊飯袋。

“左相,朕問你,朝廷為什麼要賑災?”

孔令達疑惑道:“當然是為了保護大周的子民,讓受災的災民吃飽穿暖,以彰顯陛下的恩德,大周的恩德,如此才能彙聚民心,讓大周上下同心協力!”

燕姣然點點頭:“那如果朕告訴你,這是在危害社稷呢!”

什麼?!

孔令達大驚失色。

危害社稷?

開什麼玩笑!

這可是良策,怎麼可能回危害社稷?

這女昏君,是不是雞蛋裏挑骨頭,想要整人?

堂上的文武百官,此刻也是瑟瑟發抖。

這陛下玩真格了啊。

一上來就拿左相孔令達開刀,他可是先帝托孤的重臣呐!

莫非她不修仙了,準備勵精圖治,整肅朝堂了?

想當初權傾一時的張江陵,就是被女帝以這般雷霆之勢,打了個措手不及,短短三天內就黯然倒台,含恨而終,牽連黨羽數百人。

如今這情形太相似了!

念及此。

眾人縮了縮脖子,頭垂得更低了,生怕躺槍。

燕姣然更氣了,嬌叱道:“一群酒囊飯袋,朕養你們有何用!”

孔令達十分不甘,“陛下請你說說,這法子,怎麼就危害社稷了?”

“老臣為官一生,治災無數,從未出過什麼大紕漏,若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休怪老臣不留情麵。”

燕姣然笑了笑,慢條斯理地說道:“這賑災三策啊,前兩條隻能說是中規中矩,畢竟也有古例可循。”

“可問題正出在這第三條上!”

“用災民治災民?”

“嗬嗬,可笑!”

“朝廷要是真在災民中挑選了有威望的人代為管理,怕不是不用多久,這幫人就要騎在災民的腦袋上作威作福了!”

“這是為何?”孔令達目光一凝,極為不解。

燕姣然冷笑連連:“左相,這你都想不明白?”

“這些人負責糧食的分配,又有朝廷的支持,豈不是一手遮天,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災民就算有意見,怕是也走不到京州!"

“這三個辦法,有什麼用?”

“隻不過是讓朝廷耗費無數的錢糧,僅僅也就是讓災民餓不死罷了,還能有什麼價值?”

“左相,用你的腦子,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