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神奇的小村(1 / 2)

清水河畔,清水縣。

清水縣下,清水村。

“大王,根據戶部資料,這清水縣人口兩萬餘,乃葵級貧困縣,轄地方圓一百八十裏。而眼下這個清水河村,原屬戶籍...十八戶,三年前改製,融合了前後三個村落的人口,仍屬名清水河村。不設村長,改五裏正製,上設裏正一名,副裏正三名。”

一處隆起的高地上,燕羽墨雙手負於身後,一臉威嚴,正俯視著身下的清水河村,目光遠眺,聽取著手下侍衛的彙報。

作為大奉朝唯一一名女性藩王,三月前她離京就藩,一路微服私訪,今日正好路過清水縣。

她屬地幽都,下轄三郡五十縣,一品親王爵,其中便有這清水縣。

清水縣窮鄉僻壤,本不能引起她的重視,但若要前往州府,卻不得不經過眼前這個清水河村。

而僅僅是路過,便讓她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

“哦?那清水河村改製後,人口幾何,百姓靠何營生?當今裏正又是誰?”

她眼裏浮起一抹霜色,口中卻輕描淡寫道。

侍衛手裏拿著一本文書,察覺到燕羽墨有些不悅的神色,額頭上滿是冷汗,此時緊張的翻閱著,回道:“額...改製後,清水河村人口亦不足二百,以耕種為生,當今裏正名叫唐小誌。”

“哼!人口不足兩百?以耕種為生?那眼下這如潮水般湧入村中的人,都是什麼東西?那三裏長街又是什麼玩意兒?”

燕羽墨的語氣變冷,微微側頭盯向侍衛。

侍衛汗顏,將腰彎得更低,趕忙回道:“大王息怒,戶部的文書資料記載與實際有些出入,屬下這就派人去查正。”

說完,便要轉身離開。

燕羽墨卻抬手將之叫住:“不必了。既然本王已經到此,便親自進去看看吧!你們若能查到真實情況,也不用等到現在。傳令,後方部隊隱於山林中,不可暴露行蹤。逐,以瀆職瞞報之名,革去清水縣令頂戴花翎,交由吏部查辦。而這清水河村裏正...剛才你說他叫什麼名字來著?”

“唐小誌。”

“好!此人先留著,待本王親自去瞧瞧。不過罪名可先定下了,就以...謊報民情,企圖貪贓枉法之名,本王一離開這村子,就判他流放西北。”

燕羽墨說完,轉頭看向身旁一名同樣女扮男裝的侍女,接道:“紫鶯,準備一下,我們進村。”

侍女與侍衛同聲應是。

片刻後,一行七人便策馬下了山坡。

剛來到山腳下,首先映入眼簾的竟是一個樣式古怪的涼亭。

涼亭之前,豎著一塊牌子:

“本站,清水河村站。下一站,郭家村站。”

“如需前往縣城,請您在此換乘“甲二”號公交馬車。”

“本站停靠車次有:甲一號,甲二號,丁五號,丙九號。(注:快字頭班次,不設半路停靠,請知悉!)”

“清水河村公交總社,竭誠為你服務,祝您旅途愉快!”

“...”

令幾人麵麵相覷。

公交總社?什麼鬼?

同一時間,在清水河村最大最豪華的那間別院裏。

前廳院子之中。

唐小誌正在給自己的烤雞翅刷醬料,身前的炭火爐正旺,身後三名副裏正手裏拿著文書,正逐一彙報工作。

所謂“裏正”,乃是大奉朝的鄉製官員。

上設“五裏正”,“十裏正”,“三十裏正”,級別比村長高一級。

顧名思義,也就是說,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都是這位“裏正”說了算。

五裏正,轄區便是方圓五裏,以此類推。

轄區內所有的村子,皆由裏正執掌。

所有裏正皆是平級,區別在於管轄的區域大小不同而已。

“稟告大裏正,今年是我們村級蹴鞠超級聯賽,舉辦的第三屆。可謂盛況空前,前後吸引遊客上千人。村中所設的客棧、酒肆都已被預定一空。除了大人要我們私下保留的那些位置,一房一桌難求。而球場原設觀眾席八百位,也按照您的意思平價售出五百張票,餘下的三百張,價高者得。”

“大量的遊客湧入,帶動了我們村集體合作社各項產業的發展。村部三裏長街,各大店鋪的生意異常火爆。其中,以餐飲店,書局,花店,曲藝館和說書館的業績增長,最為顯著。有人問,大人你編著的話本《許仙與蛇》何時會出下冊,何時改編成皮影戲,何時會進駐說書館。而印刷坊的刊印計劃,已經排到了明年春天。”

“實體經濟方麵,今年我們新開了兩家水泥廠,五座青磚窯,組建了十三支建築施工隊伍。目前,附近村屯的房屋改造工程都在我們手中,百姓再也不用住木製、夯土的房屋了。隻要肯花錢,堅固的磚混房子將由我們一條龍服務。”

“基礎道路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中,爭取明年實現村村通公路,出門即公交。越來越多的村子加入我們清水河村合作總社,謀求共同富裕。而大人年初提出的房地產開發理念,也已經在緊張籌備中。對了,合作社的第一家私有錢莊可以開業了,隻等大裏正有空閑的時候前去剪彩揭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