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王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即便再不願承認,延續百年的輝煌王朝——大齊也走到了路的盡頭。
起因還得從優柔寡斷的先帝——齊賢帝開始說起。
話說這位齊賢帝能登上帝位純屬偶然,他原本隻是位喜愛吟詩作樂的閑散宗室子弟,被齊惠宗(齊賢帝的伯伯)封為樂郡王,因為才情出眾和其妻伉儷情深,入了齊惠宗的眼,留他在建康,賞了他一個散官當當。
沒想到這一留,就留出事來。
齊惠宗的正妻——憫孝皇後早逝,隻孕有一女昭惠公主。
各妃所出,共有五位皇子。
李家祖上是隴西武將出身,齊惠宗講究勝者為王,虎狼相爭,留到最後的,才有資格成為天下霸主。
令齊惠宗沒想到的是,他放手讓五子搏鬥,卻差點被聯合弑君。
彼時最有望成為下一代帝王的五皇子,殺進紫宸殿,渾身欲血,劍直封喉,眼睛泣血,字字珠璣,“父皇你可曾記得,除了皇子的身份外,兒臣還是您的兒子。”
齊惠宗被問得怔愣,還沒回味過來,有備無患的禁軍衝進殿內,將他一舉拿下。
五子——死的死,殘的殘,唯一一個有勝算的,卻一心求死。
齊惠宗一夜之間仿佛蒼老了十歲,他到底沒狠下心,大手一揮,下旨放了五皇子。
聖旨剛擬了一半,就聞獄中傳來五皇子的死訊。
後來有宮人議論,那一夜齊惠宗未曾合眼,無人知曉他想了什麼。
天一亮,封樂郡王為新帝的旨意發出後,齊惠宗升為太上皇,自請搬到行宮,餘生再無踏足皇城。
齊賢帝趕鴨子上架,多虧了幾位股肱之臣才穩住帝位,齊惠宗不在宮內,錯過時機,內心諸多不願卻再也無法宣泄於口。
齊賢帝當郡王時,有千般人誇,做了帝王,卻落不到好。宮規宮矩將他壓得喘不過氣,每日還要像小兒一般被幾位股肱之臣輪番教育,長久以往,麵相都透出幾分苦意來。
其中最令他苦不堪言的就是大臣讓他大開選秀,廣納後妃。
他與郡王妃總角之年便相識,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意濃濃,兩人之間再插不進去第二個人。他早已許下誓言,此生唯有此妻。朝臣逼他破誓,他是萬死不能同意。
這也是齊賢帝一生中唯一一次強硬。
齊賢帝抵死不從,甚至以卸位威脅,才讓朝臣消停下來。
朝臣無法,隻能讓皇後加緊延綿子息。
功夫不負有心人,即位一年內,皇後誕下一雙皇子,次年又生下一女堵住了悠悠眾口。
可朝臣並沒有放棄進諫齊賢帝納後妃的打算,一次在禦書房激烈的爭吵,被皇後撞見後,齊賢帝氣得拂袖而去,此事不了了之。
隻是沒想到,看起來表麵無狀的皇後三日後吞金自戕了。
朝野嘩然,也為後來的宦官當道埋下了禍根。
齊賢帝聞之昏厥三日,抱著皇後的屍首不放,最後請動太上皇,將剛出生的小公主抱到他跟前,才把齊賢帝從哀痛中拉出來。
齊賢帝性情大變,專寵一位不知道冒出來的宦官,此奸宦本事通天,替齊賢帝做了不少事,讓他嚐到了不受鉗製的滋味,一發不可收拾。
天啟年間,由奸宦牽頭成立的巡殿司更是成為朝臣的噩夢。
他們遍布大齊每一個角落,是奸宦的爪牙,殺忠臣、汙賢良,血濺燕京三尺厚。
天啟年被後世稱為大齊最晦暗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