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媽媽,願媽媽一路走好!(1 / 3)

2024年1月21日下午15時許,氣溫零下3度,我們的媽媽走了,去找她的媽媽去了,享年86歲,於蒙城馬集馬家櫻花小院。當每年清明節院子裏櫻花再次開放時,再也聽不到媽媽說,“你看那麼多花開的漂亮的很!”

媽媽生於1938年9月20日,叫李素貞,外公去世的早,外婆在我讀初中時去世,具體年份我已經不記得了。媽媽是外公外婆的獨女,這些年去給外公外婆上墳,都是去媽媽的堂弟家。

土地是媽媽的命綠色是媽媽的希望

媽媽是典型的中國農村婦女,沒上過一天的學,也不認識字。一生田間勞作,離不開土地,與做鄉村醫生的爸爸一起撫養我們兄弟姊妹六個長大。

從2023年7月份開始,媽媽就時不時傳來病危的消息,讓我們幾個做兒女的心始終放不下。每次生病住院,剛好一點就鬧著回家,回到家就又要去地裏忙活,土地是媽媽的命。

她沒有別的本事,隻會種莊稼種菜,所以媽媽很珍惜土地,房前屋後隻要有點土,她都想種上哪怕一棵辣椒,一片香菜,綠色的植物發芽生長或許就是她的希望,所以她總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勞作。

2024年的元旦期間,我們兄弟姊妹幾個回家相聚,討論如何請保姆照顧媽媽,如何給媽媽治療,但終究抵不過生命的規律。好在我作為媽媽的小兒子,元旦回家時給媽媽買了電動沙發,在媽媽最後的20天,她是睡在舒服的沙發上。時而給我們希望,時而讓我們牽腸掛肚。

媽媽任勞任怨不求回報的付出

再過幾天,我就要去美國了,我的心始終放不下,我在想如果我剛到美國,媽媽走了,我該怎麼辦?或許是媽媽太想我們了,希望她走的時候大家都在她身邊,所以在我離開中國的前兩天她走了,我還能看媽媽最後一眼,送她最後一程。

媽媽當了一輩子農民,一生吃了不少苦,除了農忙時日夜勞作,還要忍受父親暴躁的性格。不管怎麼樣,媽媽的一生都是勤勞的,任勞任怨,不知疲憊的那種,就連生命的最後時光,還想著種菜種豌豆,她和父親根本吃不了多少,每年豌豆成熟時,她拿一個小板凳坐在那裏一個一個的把豌豆摘下來,她總是想著送給她的這個孩子那個孩子。有時我還在想,媽媽是怎麼平衡她的愛的呢,讓她的六個孩子都感受到了。這或許就是母愛的偉大之處,一味地付出,不求任何回報的付出。

讓兒子記住奶奶的味道

去年吃到媽媽寄來的豌豆時,大哥專門告訴我要洗幹淨隔水蒸著吃,甜甜的很好吃。我的心裏還想,還是媽媽種出來的好吃,畢竟媽媽年齡大了,身體一年不如一年,我不知道還能享受幾次媽媽的味道,我一遍又一遍的喊著我的兒子讓她多吃一點,告訴他這是奶奶種出來的,奶奶寄過來的,要珍惜,更要記住這個味道。

今天得到媽媽去世的消息時,兒子在房間裏哭了,他才十歲,要跟我們一起去美國讀書,他知道他的爸爸沒有媽媽了,他也沒有奶奶了。元旦期間回老家時,我們一到家沒多久,媽媽還站起來走到門口,給了他和妹妹每人一萬元紅包,說給兩個孩子讀大學用,或許那時她可能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以前都是臨行分別前給孩子紅包。由於第二天航班回廣州,晚上離開老家時,兒子跑到奶奶跟前,跪著擁抱了奶奶,趴在奶奶的腿上,就像我小時候哭喊著媽娘喝一口,那一刻我覺得我的兒子也慢慢長大了。而媽媽可開心了,精神也好了,像是沒有生病的樣子。女兒三歲多一點,年齡還小,臨行前她隻是給爺爺抱了一下,並不願意讓奶奶抱,媽媽看到了,還說妹妹是個孬貨。

去年七月,我一個人回老家,遠遠的看到媽媽拄著拐杖在門口等著,第一句就問兩個小孩呢,我說孩子要讀書,沒能回來,她立刻就哭了,嘴裏嘟囔著咋不帶兩個小孩回來呢?當時我也很難受,我知道媽媽心心念念的是我兩個年幼的孩子。

有個迷糊的媽媽也很幸福

我們就要回廣州時,媽媽是清醒的,她半躺在客廳的沙發上,她問我什麼時候走,我說明天,她硬要起身去給我拿鹹鴨蛋,起了一次沒有成功,頓時我的眼眶濕潤了,姐姐告訴她已經拿好了,她才沒再起身,因為那時她已經不能自理。媽媽都已經身體不行了,她還在想著她的孩子。在我元旦回去之前,她就念叨著說還能不能活到見我最後一麵,二哥告訴她能,說小六一會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