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折本的農家樂(1 / 2)

“石寨謝家的老表,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跑來良洞這種山溝溝開旅店。”

“對呀對呀,他還是個教畫畫的老師呢,假期多,以後有退休金,還來爛圍樓開民宿,這鬼地方,有人來住才怪了。”

“長安居”古圍樓正門側邊的條石上,坐著三個老人家在聊天。

“對了,我聽說為了開這個民宿,他將城裏的房子都賣了。”

“城裏的房價越來越貴,看樣子他是不打算再回城裏。”

三位老人無法理解,城裏的房子已賣,沒了房子,那鐵定是不回城了。

“聽我家細妹(小女兒)說,他才30歲出頭,年紀輕輕,有啥事想不開,非得跑村裏來,農村有什麼可圖的呀!”

這時,門口不遠路過一個老婦人,挑著裝滿糞水的木桶。

“阿慶嬸,去菜地裏淋糞呀?”

“菜地幾天沒淋了,今天有空去弄弄,幾個在聊啥呀?”

“在聊石寨謝銳那老表,將城裏的房子都賣了,你說他怎麼想的,跑來我們山溝溝裏開民宿。”

“你們不知道呀?謝銳的老婆已經跟人跑了,鬧了離婚,在城裏待不下去了唄。”

“原來離婚了!”

“怪不得他在城裏待不下去。”

“大石,你女兒不是二十五歲還沒嫁嗎?離了婚的小謝也不錯嘛。”

“都跑山溝溝來了,還有嘛出息,他還是老師倒合適。”

“沒出息咯!來這裏玩的頂多吃個飯,怎麼會有人在這裏留宿?”

“可不是嗎?就沒幾個人來,他都快虧空了。”老婦人同意這句話。這個小謝,人還是不夠精明啊,也不怪老婆會跟著人跑了。

四人正聊著,從長安居裏出來一人,三十幾歲的樣子,身高大概一米八左右。

他看到眾人在聊天,熱情地打著招呼:“各位叔伯、阿慶嬸,在聊天呀?”

眾人自然笑著回應,再沒有繼續討論剛才的話題。

來人正是謝銳。

他怎麼從長安居出來了?難道他還想租用這裏?

謝銳可租不起還住著不少戶人家的長安居。

他來長安居,隻是想跟村裏人搞好關係,以後來客人了,能隨時隨地買些應急食材什麼的,比如土雞蛋、土雞、土野味等等。

他已經承包了離長安居數百米遠的坎下樓,以及周圍兩座山頭、水庫、山腳下一百多畝荒地,加起來差不多有上千畝。

當地政府及文旅部門,為了更好地保護修繕本地古民居建築,同時也為了保存古建築的真實性、完整性,開始采用“租用”出去實行“生產性保護”。

實際上就是將古建築承包給個人居住和旅遊開發。

在這種背景下,謝銳學著別人承包租用了坎下樓及周圍一些荒地,對圍樓進行了“活化改造”,搞起了農家樂。

良洞村下坎樓外形呈長方形,主要由石灰石及青磚砌成,是少有的巨型圍樓。

圍樓外有寬13.7米,水深1.5米的護城河環繞,是攻防一體的建築群。一個主樓和四個炮樓為主軸,東西兩麵城牆中間各有個瞭望台,其間用圍牆相連。

裏麵的房屋設計很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