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耀八年,江湖大小門派林立。武學欣欣向榮,呈現百家爭鳴的態勢。其中西邊的昆侖堂,南邊的閻羅殿,東邊的玄劍宗,北北的應天教為各方門派的魁首,其地方上的小門小派無不為其附庸。而隨著江湖上的利益糾紛,四方門派已經勢同水火,誰也不服誰。
武耀二十年,玄劍宗宗主終於劍術大成,在武林大會上憑借自身劍術大放異彩,獨步天下,這雖使得玄劍宗的名聲地位在江湖上日趨上升。玄劍宗的如日中天必然引起其他三大門派的眼紅,武耀二十三年,一場籌備已久的江湖紛爭打響了,南邊的閻羅殿開始了對玄劍宗的東征之戰。
玄劍宗在宗主的帶領下,屢次戰敗閻羅殿,甚至有一次險些殺死閻羅殿殿主,無奈閻羅殿援軍到了,玄劍宗宗主隻能暫退回宗門。閻羅殿無奈之下隻得以向北邊的應天教求助,答應事成之後瓜分玄劍宗。
應天教教主聽聞大喜,與閻羅殿殿主一拍即合,開始了南北夾擊玄劍宗的三方大戰。玄劍宗若是單線作戰,十拿九穩可以解決掉閻羅殿,但是若加上應天教這一大門派,玄劍宗也不得不估量這一戰的勝算。
武耀二十五年,在應天教和閻羅殿的兩方夾擊之下,玄劍宗被不斷蠶食鯨吞,實力也開始急劇下降,為尋求幫助,玄劍宗宗主也不得不與西邊的昆侖堂聯手,為表誠意,玄劍宗宗主將自己最沒用的徒弟李慶濤派往昆侖堂,與昆侖堂聖女張雪玲聯姻。
可李慶濤早有意中人不願意與張雪玲結親,再加上張雪玲暴戾不仁的評論,李慶濤更是不願意與其結親,於是在出發當天偷偷逃走,留在了玄劍宗。那張雪玲心高氣傲自然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於是帶領人馬去往玄劍宗興師問罪。可是當張雪玲第一次見到李慶濤時便一見鍾情,哪還有什麼怨言,可是李慶濤卻打死也不願意與其完婚。
玄劍宗宗主見其寧死不屈,很是欣賞,於是打算另換一人與張雪玲完婚,怎奈張雪玲隻認準李慶濤,其他人一律不認,玄劍宗宗主無奈,隻得以將其送回昆侖堂,雙方聯盟也是不歡而散。
李慶濤做夢也想不到就是這樣的舉動得到了宗主的讚賞,並且一躍成為了宗主的關門弟子,卻因為自己實在是天資愚笨,雖然古人雲勤能補拙但是也無濟於事。李慶濤還是不能學懂宗主最精妙的劍法。
武耀二十七年,玄劍宗最終還是難以雙線作戰,又被叛徒王澹出賣,最終在玄劍宗的聖地玄劍山上與閻羅殿殿主和應天教教主大戰。根據在場者的描述,這三位大能在這場戰鬥都打的昏天黑地,玄劍宗宗主以一敵二,好不氣派。玄劍宗宗主以一己之力將兩人打至重傷,但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最終玄劍宗宗主也是戰敗於閻羅殿殿主和應天教教主的手上。
玄劍宗宗主臨死前將手中劍一遞,一個卷軸與玄劍宗宗主的佩劍一起飛向天外,落到了李慶濤之手。李慶濤明白宗主的用意,跪地痛哭流涕,從此隱居於世,苦練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