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二弟請詳細說來。”季異滿臉好奇。
“為首的是隊長,他是全隊的大腦,除了殺敵以外,更是負責全隊的指揮調配,第二排是一手持刀,一手持盾的兩名士兵,他們主要負責抵擋弓箭、暗器,掩護全隊行進,第三排的是手持毛竹的兩名士兵,此毛竹需三米長,頭部削成尖狀,保留竹身枝杈,他們除了殺傷敵人外,更重要的是阻擋敵人進攻,第四排是手持長搶的兩名士兵,主要用來刺殺被盾牌和毛竹所擋的敵人,陣型尾部,是由三名配有短刀的弓箭手所組成的鐵三角,他們主要負責遠程攻擊,待敵人近身時,也要手持短刀支援其他隊友。此陣法結合多種兵器之長,陣型還可靈活變換,在步兵混戰中擁有巨大的優勢。”獨步娓娓道來。
眾人聽得是如癡如醉。
此時侯俊開口道:“此陣為何取名為兩儀陣呢?”
獨步回答道:“此陣的常態陣型前後、左右對稱,故為兩儀,臨戰時可依據具體敵情,變換為多種陣型,又與《易經》中所寫的兩儀生四象,有異曲同工之妙。”
“妙啊,真妙啊!”季異不由地讚歎道,他當即決定,“二弟,交給你兩個任務,一是挑選軍中精銳之士,組建我身邊的親兵衛隊,並由你本人親自率領,二是將你這玄妙的陣法,在軍中普及開來,並製定標準,嚴格考核!”
“定不負大哥所望!”獨步拱手領命。
“獨步兄弟的高見,令我敬佩不已,下麵我就談一談我的見解。”牛桂山說道。
“桂山兄請。”季異說道。
牛桂山接著說道:“一支強大的軍隊,必須是一支仁義之師,要做到農田無所毀,秋毫無所犯,用實際行動去關心老百姓,以得到眾人的擁戴。”
“桂山說的不錯,當今天下大亂,無論官軍還是義軍,所到之處往往是雞犬不寧,家破人亡,我軍若行仁舉,必得民心。”季異說道。
“主公有此想法,真是我軍之福,百姓之幸啊,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可絕非是一句戲言,當年劉邦進入鹹陽後,廢除了秦朝的嚴刑峻法,還與百姓約法三章,深得百姓愛戴,這為他以後掌管鹹陽,打下了堅實的民意基礎,而項羽進入鹹陽後,縱兵搶劫,屠殺百姓,可謂是人心盡失,這為他以後的人生埋下了禍根。”牛桂山回應道。
“說的好,往後我軍要做到對百姓秋毫無犯,違令者斬!”
眾人紛紛表示讚賞。
此時唯有侯俊一人悶頭喝酒,季異注意到了這一幕,便問道:“侯先生酒量不錯,不知可有高見?”
侯俊當即放下酒杯,拱手說道:“主公,趙秋所說的勇,獨步所說的武,牛桂山所說的仁,皆是強軍之道,但這些都必須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若沒有了它,這一切都無法落地,終究是水中月,鏡中花。”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