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師閑來無事問我們喜歡看什麼類型的電影,他們有人說喜劇,有人說愛情,還有人說恐怖。
如果是我的話,其實更喜歡科幻吧。沒什麼別的原因,最主要是能帶入自己進去。
這並不是毫無根源的,有人和我聊天時問過我,如果你知道了自己一年後會死,你會怎麼辦?
我反問了對方,他說他會嚐試阻止自己去死、不行的話就好好享受剩下的日子,再去和親人告別什麼的。
但對於他來說,這隻是他吃飽了沒事幹來找我聊的天,終究會被當做飯後甜點被淡忘。
但我不一樣,我是真的有這種問題需要處理。
小時候的記憶都比較紊亂,但很久以前就發現了自己的不一樣。會一驚一乍的指著爸媽的頭頂:“爸媽,你們頭上的數字是什麼啊?”
他們卻隻會摸摸頭頂,照照鏡子,然後笑著拍拍我的腦袋。認為我所說的都是孩童的天真幻想罷了。
直到開始學數學,才會一個一個把那些數字連起來看,也開始細細觀察起來。無論認識與否,似乎隻要我特地去注意就可以看見每個人頭上都有數字。樣子像是小區電梯的數字,方方正正的。
如果我不特地去看,似乎也可以直接忽略掉它。當然,我照過鏡子,自己頭頂並沒有。
再到後來,不隻是人,小動物都能看到有數字在頭上。每經過一天,數字都會減1。我把它當作了我的小秘密,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說過,雖然說了也不一定有人會信。
再大一點,我便開始自行尋找數字的含義,一開始覺得是別人的生命倒計時,有一次去醫院的時候,看到一個病人頭上是2,兩天後他就死了。
但很快這個假設便被我徹底推翻,因為路上的陌生人幾乎都是1,也不能都死了吧......
隨後,我便再次提出假設,那可能是我能與他人相見的天數,歸0就會永遠也見不到對方了。
可是,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什麼我的爸媽最開始隻有幾千,而如今也僅剩下七百左右了呢?難道他們也會離開我嗎?
再後來,也就是現在,上了初中,便又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不是他們離開我,而是我可能要離開他們。
初中所見過的同學最大的和爸媽一樣,隻有七百多,而算下來到時候我才初三,也就意味著我可能會在十五歲左右離開所有人,死掉。
剛得到這個結論的時候有些震驚,有些不敢相信,有些失落,最後反而釋然了。也不想去改變什麼,好像也不知道怎麼改變,又或許根本就無法改變呢?
通俗的說,就是命運吧。
而且從別人的角度來看,我本來就不應該知道這件事,而我卻能提前知曉了,也是一種幸運?
不如給這個數字起一個名字吧,嗯……就叫它“相遇數字”,還挺好聽的。
不管怎樣,還要活兩年呢,與其想這件事,不如想想今晚數學作業該怎麼寫吧……
—————林曉風日記
作者注:本文以林曉風第一人稱來講述整篇故事,因此文中部分觀內容觀點僅為林曉風個人所想,並不一定是正確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