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已記不起最初看見悠雲時的所想了。
可能是幾年同班同學的日漸熟悉,也可能是對方相對開朗主動的性格讓她和落落有了更多的交流。印象裏,悠雲仿佛和班裏的大部分人都處的都挺好的,不遠不近不會過分熱情也不會過於疏離。
兩個人也有些相似處比如語文都很好,都是比較心思細膩又有點文藝的小女生。
想來是一開始悠雲遞給了落落橄欖枝,她也欣喜有個能說的到一起的玩伴。
悠雲學習好,各科成績都比較不錯也不偏科,體育也不錯,人緣也不錯,是老師同學眼裏都喜歡的人。落落成績也不錯,不過數學有點偏科的厲害經常被數學老師歎息比不上語文那麼好。體育不行,和同學們沒什麼矛盾,但是也交流的不多。更喜歡一個人做個旁觀者或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默默無聞。想來也可能是孤僻的模樣吸引了悠雲的好奇心。
學前班到小學三四年級之前兩個人一直在一個班但卻沒什麼太深的交集,四年級之後落落記得她們會課間閑聊的多些,有時會喊落落一起玩。兩人還會互相給對方寫信,署名各自的筆名。還記得落落給悠雲起的蘅蕪君。自己的卻記不得是什麼名了。覺得悠雲的氣質和寶釵有點像,落落大方穩重而有才華。
兩人從開始當麵交換信件,後麵升入不同學校,不同城市距離越來越遠。先由熟人幫忙帶信,後來開始通過郵寄。年齡漸長童稚褪去,現實的瑣事也越來越多。信件越來越少,悠雲去了很遠的地方讀書深造。落落去了企業工作,寫過幾封信,不知是不是距離太遠有的信件竟半路遺失悠雲說不曾收到。她或許太忙了又或許兩人處境不同不知道回什麼內容。沒有回信,而手機網絡已經開始讓聯係變得越來越便捷。持續了十來年的信件往來漸漸斷了。
兩個人有時一年可能會見上一兩麵,家離得並不遠。但彼此已習慣君子之交淡如水,並不刻意過多交往。有種相識已久,久不見麵也不會陌生的感覺。
彼此的稱呼也在某一天自然的在姓氏前麵加個老字。老落,老雲。
落落喜歡心血來潮時翻看以前的信件,過往的青蔥歲月也隨之撲麵而來。可惜經曆了幾次搬家,那些為對方親自製作的小卡片,畫著插畫貼著卡通圖片還有采自鄉間小路上的野花標本,隨著信箋都一同不見了,要麼被父母當雜物賣了要麼被一場火燒了。
而今悠雲因工作調動舉家搬離老家定居別的城市,落落仍舊孑然一身在原地漂著。
兩人都不是話多的人,幾年不聯係也是正常有的。電話短信微信都有,牽掛彼此的心也相信是有的。可能是小時候把該說的問候與關切都寫完了,長大了就默默的祝福對方,偶爾的掛念和隻言片語知道對方過的還好就可以了。
千萬無語盡在無聲中。